7月4日,速冻食品龙头安井食品(02648.HK)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A+H股双重上市企业。
本次全球发售中,安井食品共计发行3999.47万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199.85万股,获44.2倍超额认购;国际公开发售2799.62万股,获5.85倍认购。最终发售价定为每股60港元,全球发售净筹23.02亿港元。此次发行引入了上海景林、华泰资本投资、香港景林等基石投资者。
然而,上市首日安井食品股价便呈现下行态势,最终报收57港元,较发行价下跌5%,未能延续认购阶段的热度。
事实上,安井食品并非近期唯一在港股上市首日遭遇破发的消费股。
6月19日,有“酱油茅”之称的海天味业(03288.HK)登陆港股,盘中曾一度跌破发行价(36.3港元),最后拉升至36.5港元,微涨0.55%
5月16日上市的绿茶餐厅(02422.HK)表现更为惨淡,其发售价为7.19港元,首日收盘大跌12.52%,直接破发。
对于消费股在港股市场的表现,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告诉记者,目前A股IPO和再融资的政策窗口受限,企业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促使部分企业转向香港市场募资补充流动性。但香港市场目前资金主要以南下资金和在港中资为主,大量企业集中上市造成股票供过于求,打新收益率走低。同时,投资者更倾向短期收益,加剧了波动幅度,且消费股成熟度高、成长性低,无法支撑高预期。
针对安井的破发,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其前两年的增长主要依赖预制菜业务,但由于预制菜的国标迟迟未出台,这对企业的发展形成较大制约。“国标还未出的情况下,其可持续增长、整体表现都不会很亮丽”。
安井食品的产品主要分为速冻调制食品、速冻菜肴制品与速冻面米制品三大类。2022年,公司陆续收购新宏业和新柳伍,开展预制菜业务。当年菜肴制品便超越米面制品,成为第二大业务,收入翻了一倍多至30.24亿元;但2023年、2024年该业务增速已逐渐放缓至29.84%、10.76%。
左宇摄
增长火车头乏力,安井整体营收增速也从2022年的31.39%降至2024年的7.7%;同期归母净利润增速从61.37%大幅滑落至0.46%,几乎陷入停滞。今年一季度,业绩压力进一步显现,营收同比下降4.13%,归母净利下滑10%。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对安井赴港上市的争议早有显现。
2024年12月的股东大会上,对安井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议案进行表决,A股投票仅以70%的同意票通过。其中,5%以下的中小股东表决显示,有3089万的同意票,4888万的反对票,反对票超过60%。
红星资本局5月8日消息,今日,沪上阿姨(02589.HK)正式登陆港交所,上市首日高开68.49%,以190.6港元/股开盘,市值达200亿港元。沪上阿姨发行价113.12港元/股,全球发售241.1...
自动驾驶赛道再添上市新军。 2025年5月28日,驭势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通过18C章程登陆港股主板,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继晶泰控股、黑芝麻智能等企业后,第10家以1...
前言: 2025年,港交所的铜锣几乎被排队上市的消费企业敲出了凹痕。从年初蜜雪冰城首日市值破千亿创港股纪录的盛况,到海天味业以2190亿港元市值登顶消费IPO榜首;从一天三家企业(周六福、圣贝拉、颖...
政策刺激下,A股公司加速“南下”。 近日,石头科技(688169.SH)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于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 石头科技称,此次“南下”是为了“满足公司业务发展...
2025年以来,多家A股企业启动赴港上市,香港资本市场迎来历史性变革。其中宁德时代以410亿港元问鼎全球IPO冠军,年内更有10家已上市企业募集资金约886亿港元。 来自新能源行业的宁德时代、生物医药...
中国机器人公司正扎堆“跑向”港股。 今年以来,石头科技、云迹科技、兆威机电、仙工智能等多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宣布上市计划,目标直指港交所。 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如何?香港成为这些企业上市的首选之地? 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