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行长“半年闪辞”、净息差连跌,重庆银行双增业绩能持续吗?

客服微996438432个月前财经知识37

近日,重庆银行(601963.SH)发布公告称,张松因工作职务变动原因,辞去副行长职务,但将继续在公司任职,担任中共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副书记。

副行长“半年闪辞”、净息差连跌,重庆银行双增业绩能持续吗?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1月,重庆银行董事会同意聘任张松为副行长。但一年后(即2024年1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才核准了张松担任重庆银行副行长的任职资格。也就是说,张松仅担任了重庆银行副行长半年时间左右。

事实上,重庆银行两年时间来,高管变动频繁。2023年8月,重庆银行冉海陵辞任行长以及其他职务,次月,高嵩任重庆银行行长的任职资格获监管核准。2024年1月,林军因到龄退休,辞去董事长及其他职务,同年3月,杨秀明担任董事及董事长的任职资格被核准。

此后,重庆银行副行长接连辞任,侯曦蒙、李聪、张松、颜小川、王伟列相继接任副行长。2025年5月,张培宗担任副行长任职资格获监管核准,正式形成“一正六副”的权力结构。然而该权力结构还未稳定,就又出现副行长辞职。

而同时,重庆银行才刚刚摆脱增利不增收的状况。2021年-2023年,重庆银行的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1.24%、-7.23%、-1.89%;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42%、5.3%、2.2%。2024年,重庆银行实现双增长,营业收入为136.79亿元,同比增长3.54%;净利润为55.21亿元,同比增长5.59%,但其收入规模仍未恢复到2021年水平。

在此背景下,重庆银行何时才能形成稳定的管理层,以推动业绩的增长?

01

非利息净收入推动增长

资料显示,重庆银行是中国西部和长江上游地区成立最早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前身是1996年由37家城市信用社及城市信用联社共同组建的重庆城市合作银行。2007年更名为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重庆银行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城商行;2021年,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全国第三家、长江经济带首家“A+H”上市城商行。

从2022年开始,重庆银行陷入了增利不增收的状态。2021年-2024年,重庆银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5.15亿元、134.65亿元、132.11亿元、136.7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24%、-7.23%、-1.89%;净利润分别为48.59亿元、51.17亿元、52.2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42%、5.3%、2.2%。

2024年,重庆银行总算实现了营收与净利润的增长——营业收入为136.79亿元,同比增长3.54%;净利润为55.21亿元,同比增长5.59%。尽管2024年出现增长,但其收入规模仍未恢复到2021年水平。

具体来看,2024年,重庆银行利息净收入101.76亿元,同比减少2.59%,占总收入的74.39%。

在利息净收入的关键指标中,2024年,重庆银行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为7559.55亿元,同比增长10.33%,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较上年下降33个基点至3.80%;计息负债平均余额为7187.75亿元,同比增长10.32%;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较上年下降16个基点至2.58%。显然,生息资产的盈利能力明显下滑,影响了重庆银行利息净收入的增长。

拉长时间来看,重庆银行的利息净收入逐渐下滑,2021年-2023年,其增速分别为4.85%、-6.8%、-3.34%。其净利息收益率从2021年的2.06%下降至2024年的1.35%;净利差从2021年的1.93%下降至2024年的1.35%。

因此,重庆银行的增长主要靠非利息净收入增长推动。2024年,重庆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87亿元,同比增长115.73%,收入占比6.49%;其他非利息净收入26.16亿元,同比增长11.16%,收入占比为19.12%。

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中,代理理财业务及支付结算及代理业务是增长最快的两个业务。重庆银行表示,代理理财业务收入6.79亿元,同比增长95.01%,主要是由于本集团持续推进理财管理策略转型,扎实做好投资风险和产品净值管理,理财业务手续费收入增长;支付结算及代理收入2.31亿元,同比141.43%,主要是由于本集团加大财富管理,拓宽代理销售保险、基金等产品渠道,代理销售手续费收入增长。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主要是投资收益推动——2024年,重庆银行投资收益23.62亿元,同比增长17.5%,主要是由于本年处置债券产生的投资收益增加。

02

贷款业务需加强管理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重庆银行资产总额8566.42亿元,同比增长12.73%;贷款总额4406.16亿元,同比增长12.13%;存款总额4741.17亿元,同比增长14.30%。

2021年-2024年,重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1.38%、1.34%、1.25%。整体呈下滑趋势。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重庆银行的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从上一年的18.07%提升至20.49%,次级贷款迁徙率从上一年的54.34%提升至83.98%。这也说明,重庆银行关注类贷款、次级贷款转为不良贷款的可能性正在提高。

不过,重庆银行贷款的逾期率有所降低。2021年-2024年,逾期贷款总额占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68%、2.97%、1.95%、1.73%。

同时,重庆银行正在加大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据阿里法拍网,仅2024年,重庆银行就转让了多笔债权,但成交价占债权总额的比例不到10%。

此外,重庆银行还在诉讼维权。2016年,重庆银行认购了重庆爱普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爱普”)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5亿元,因重庆爱普未能支付债券本金及利息等,2022年时,重庆银行将重庆爱普告上法庭,但彼时重庆爱普已无资产可供执行。

2023年12月,重庆银行将当时为重庆爱普进行债券发行服务的中介机构也告上了法庭。2025年5月,重庆银行公告此诉讼的进展,其在公告中表示,因认为重庆爱普债券发行披露文件中存在虚假陈述行为,本行已向法院提起诉讼,目前案件尚未进入实体审理阶段。

重庆银行也需要加大对信贷业务的管控。2024年2月,重庆银行万盛支行因违规变相超权限发放贷款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被罚50万元,原业务部经理周勤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终身;原副行长张仕永被警告。

2024年6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截至2021年,重庆银行涉及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资金投向不合规且未按约定用途使用、对政府平台项目风险管控不到位、贷前调查不尽职、小微企业抵押评估费用由借款企业承担等违法违规事实,被罚款200万元,时任资产管理部总经理的万书华被警告。

2024年11月,重庆银行涪陵支行、丰都支行因贷款“三查”不到位共计被罚70万元,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大足支行因因贷款资金被挪用被罚30万元,相关责任人被警告。

业绩总算摆脱增利不增收的状态,但核心的盈利指标——净利息收益率却逐渐下滑,同时,不良贷款也存在增高的风险。更重要的是,贷款业务的合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仍需妥善解决。在逐步换血管理层后,重庆银行能否实现业绩增速与业务质量的均衡发展,也值得关注。

作者丨五仁

来源丨征探财经(ID:teccj6)

相关文章

大忽悠7年狂捞3.8亿,成功学如何收割底层?

大忽悠7年狂捞3.8亿,成功学如何收割底层?

老一辈俗话说:江湖骗术千年不绝,不是骗子太聪明,而是傻子太多。 这话可一点儿毛病没有。无论多荒谬的谎,都不怕没人信。 点击上方视频立即观看 快刀财经的朋友们,好消息来了,为了满足大家多元化的需求,「...

河南,融入长三角?举全省之力,干了一件大事

河南,融入长三角?举全省之力,干了一件大事

河南,正式吹响了“通江达海”的集结号。 4月30日,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发布《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修编 (2025-2035 年) (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50年之前,河南将打通3700公里内...

陕西国资券商IPO“梦碎”:依赖本土市场,违规频发陷困局

陕西国资券商IPO“梦碎”:依赖本土市场,违规频发陷困局

6月28日,深交所公告称,因保荐人国联民生证券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深交所决定终止开源证券发行上市审核。 2022年7月,开源证券向证监会提交深市主板的IPO申请并预披露招股说明书。2023年3月,深交所...

段永平最低调门徒,一己之力,完胜华为、小米

段永平最低调门徒,一己之力,完胜华为、小米

中国商界有一个神秘的大佬天团——拼多多黄峥、OPPO陈明永、vivo沈炜、极兔快递李杰,这些大佬都被称为段永平的“门徒”,是后者经营哲学的学习与信奉者。 但在这些熟悉的名字背后,还有一位几乎没有存在感...

要打造一支高素质技术经理人队伍!工信部这场会议透露科技服务业发展重点

要打造一支高素质技术经理人队伍!工信部这场会议透露科技服务业发展重点

红星资本局5月15日消息,今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总体情况,以及推动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举措等有关情况。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魏巍...

蘅东光:产能利用率下滑反募资扩产 冲压金属厂或“身份”成谜

蘅东光:产能利用率下滑反募资扩产 冲压金属厂或“身份”成谜

《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 时安/作者 西洲 映蔚/风控 2025年上半年,受财报申报窗口期等影响,北交所超九成受理企业已进入审核流程,审核重点聚焦企业创新性与业绩可持续性。作为申报北交所上市的其中一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