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几天聊了下快返年金,挺合适用于置换存款。
解决利息缩水的问题
出人意料,后台密集有人说:
为啥不介绍香港保险?
港险不是收益更好、更吸引人么?
呃,我之前也介绍过,。
我当时说了,它有点小众。
但——
可能是存款降息太猛了,激发了大家的探索欲望。
理财的眼光越来越international了...
想了解港险的人越来越多,让它出乎意料的火。
如果觉得它很神秘,很好奇。
就再聊聊。
从历史来看——
港险的收益,确实普遍胜过内地储蓄险。
但它的收益里,保证收益挺少。
得靠非保证部分,来实现高收益。
这块我之前也有科普。
我之前拿朋友买的产品演示了一下:
假如 「 非保证收益 」100%都实现,年化收益率最高能到6%多。
确实吸引人。
但,港险为啥能高收益?
主要因为受到限制少。
它可以放眼全球,花样投资,不止局限于内地。
也不用保证收益。
镣铐松一松,手里的资金可以更自由发挥、拔高收益。
具体来说:
香港保险主要投向全球债券。
求稳嘛~
我随便翻找了一家港险保司的投资组合。
有60%的钱是投向债类资产的,主打各类债券。
现在长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能到5%呢
它不仅投资美国国债。
我找的这家是欧洲背景的保司,它主要持有的政府债是法国国债。
其次才是美国、日本。
法国目前三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4%以上,也不低。
这就很唏嘘。
现在中国利率一路降降降,三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降到了1.9%
没有华丽的舞台,演员的表演就黯淡几分。
现在很多内地保司,会去香港设立港险公司,也算是破局发展。
扯远了。
香港保险也不只是买国债,还会买各种公司债。
也会投资股票、房地产...等等。
来进一步提高收益。
上面这家保司,约有5%的资金投向股票。
约5%投向不动产。
保险公司买不动产,和普通人有区别。保司会青睐于收租型不动产,做包租婆,收租子。
以上图表仅以一家保司为例,仅为 方便说明。
不同保司的投资策略不太一样。有的青睐新兴国家,有的保司还会买A股、港股等... 总体风格求稳。
保司会做收益平滑:
年份好的时候,多留一些收益;年份差时,再补偿补偿。
以丰补欠~
普通人怎样评价一家保司的投资能力?
也不难。
买香港保险,最好的诀窍是:
一定注意保司的 「 历史分红实现率 」
合同演示的收益只是一方面。
长期分红实现率 越稳定、越优秀,就越好。
高收益越容易拿到手。
注:分红实现率100%,意味着完全符合演示收益。
过去十年,香港主流保司的分红实现率普遍90-100%之间~
但是呢,历史并不代表未来。
长期来看,港险更像一个保本 基金,保本基础上, 预期有6~7%的复利。
领取方式灵活自由。
有很多人在关注一件事:
香港监管要求,港险六月底要下调最高演示收益,最高演示降到6.5%
(现在是最高7%)
这这这,也降息了?
我觉得倒不太打紧。
演示收益,本就不是实际收益。它是 保司基于历史,觉得 有把握能达到的。
事先秀肌肉用的。
实际到手的收益,还是看保司的投资运作。
或许香港监管是为了避免预期拔太高,希望降降火,提升行业满意度?
当然,0.5%的差异,复利几十年之后差异也很可观。
无论如何,一定要注意港险的天然BUG:
适应人群。
港险注定小众化,不适合的人买它会糟心。
不同的理财适应不同人。
我前几天聊内地的“快返年金”,那个适合做存款置换。
对内地家庭来说,老少咸宜,更普适化。
如果买港险,更多是长期财产安排了。
留一笔钱,待十几年、二十年后用,在长期复利后,收益会挺可观。
它三大去向:
1)留给娃;
2)留给自己养老;
3) 有的人想隔离内地经营、债务风险...
但是!
它的周期太长了,又是境外配置。
对大部分国人来说,做境外配置是非常麻烦的事,障碍重重。
就举一个例子——
在日本,规模排名前20的基金们,全是投向美国、全球的。
(来自日本经济新闻2025年5月23日的统计)
人家可以自由搭配。
而咱们这边呢,海外基金动不动就限购、关门。
因为外汇有限额...
境外配置, 操作还繁琐、细碎。
买香港保险,尤其是需要靠谱经纪人的协助。
所以适合有一定资产的家庭,拿出一部分钱来投资。
资产不到3、500万,没有境外理财需求的话。
没必要霸王硬上弓~
魔幻的保险中介圈,热闹了。 作者 |笔锋 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 魔幻的保险中介圈,热闹了。 一边是年内18家机构年内黯然退场,卡行天下保险经纪牌照从5000万估值十次流拍后,以...
头图摄影|佘贵森 在轻舟智航位于中关村的办公区中,随处可见充满科技感的标语:“你优化的不是代码,而是事故场景下的逃生窗口”“你写的if语句,可能就是未来某辆车危急关头的最后else”…… 对于这家自动...
游族网络CSO傅焜,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近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简称“WAIC 2025”)在上海举行。游族网络(002174.SZ)首席战略官傅焜出席“语料筑...
在“偿二代”二期深化、低利率与“资产荒”并存的背景下,偿付能力管理对保险公司而言,既是“生存线”也是“发展线”。发行保险公司债更是偿付能力管理的核心手段,短期内可快速补充资本、优化监管指标,长期则需...
《国际金融报》记者从证券公司处获悉,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中证协”)近日组织起草《证券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证券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管理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下称《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
【高管】老字号上市企业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迎来首位女性掌门人。 根据同仁堂(600085)最新公告,公司原董事长邸淑兵因工作调整原因向董事会提交辞任报告,经全体董事一致同意,选举张朝华为第十届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