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高考结束后的暑假,本应是青春绽放的季节,却成了某些医美机构眼中“收割”未成年人的“黄金档”。未成年的咨询者、激增三成的手术量、精心炮制的“幼态审美”话术……一场裹挟着商业利益与畸形审美的“低龄整形热”正悄然蔓延,背后蕴藏着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系统性风险。
虚假营销正让越来越多的花季少年陷入“美丽陷阱”。“早做早变美”“抗早衰”……这些看似诱人的承诺,实则是精准投喂给未成年人的“精神鸦片”。他们将“颜值即正义”的扭曲价值观通过社交媒体反复灌输,将“网红脸”塑造成唯一标准,刻意放大青少年的容貌焦虑。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机构推出“暑你最美”等定向促销活动,利用学生间的攀比心理,甚至诱导“拼单”消费。
低龄整形绝非“锦上添花”,医学专家早已敲响警钟:18岁以下未成年人面部骨骼、肌肉发育尚未完成。隆鼻假体抑制鼻骨生长、瘦脸针干扰颞肌骨骼发育、热玛吉损伤肌肤深层组织……这些案例绝非危言耸听,而是临床上屡见不鲜的惨痛教训。
然而,比生理伤害更隐蔽、更深远的是心理创伤。当孩子被灌输“不够美就不值得被爱”“完美容貌才能成功”的偏执观念后,极易诱发进食障碍、体象障碍(BDD)、严重自卑甚至厌世情绪。这种以牺牲健康与自然成长为代价的“美丽”,为青春年华埋下不可逆的身心隐患。
尽管法规明令禁止向未成年人推介非治疗性医美项目,要求监护人全程陪同,但现实执行过程中漏洞百出。部分机构为利益铤而走险,协助篡改年龄、伪造文件。更严峻的是,在监管的“灰色地带”,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大量未标注的“软性广告”,博主以“分享变美心得”之名,行诱导消费之实。平台缺乏有效的年龄识别与内容分级机制,使得针对未成年人的精准营销得以大行其道。
遏制未成年医美这股歪风,需多方亮剑、重拳出击。监管利剑必须“出鞘见血”,建立“医美机构信用档案”,对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协助造假的机构实施行业禁入;将营销链条上的广告主、平台、KOL等均纳入责任主体,探索“链条共责”机制。
平台责任不容“虚置”。对以未成年人为目标的线上医美广告和内容,平台必须承担主审责任,运用技术手段强制设置“未成年人不可见”屏障,并对“手术对比”等敏感内容强制标注风险警示。
教育引导需正本清源。我们需要将多元审美观、身体自爱、心理健康融入学校课程,帮助未成年人抵御单一审美的“霸凌”,建立基于内在品质的自信。要破除“颜值决定论”,让孩子们明白,人生的价值远非一副皮囊所能定义。
家长是守护孩子的坚强后盾。应警惕被商业宣传洗脑,不能将功利化的审美强加于子女,更不应将“整容”当作奖励。真正的爱,是接纳孩子的独一无二,引导他们欣赏自身的特点,培养抵御外界不良影响的内在力量。
青春的本质是自然生长的力量与内在品格的丰盈。当社会能摒弃单一审美标准,当更多人学会欣赏孩子的本真模样,当医美机构坚守底线,我们的青少年才能在最该专注成长的年纪远离容貌焦虑的困扰,收获比外表更持久的人生价值。
作者 | 王战新 很多人不知道,人造黄金,早就成功了。 最近金价疯涨,7月3日周大福首饰黄金价格飙升到了1005元/克。为什么,不搞点人造黄金? 既然玉石、钻石和宝石都由工业流水线造出来,能不能把普...
“李嗲你真的…到底是谁想出来的这么抽象的测评方法?” 当00后的李嗲在直播间里打开UV相机摄像头进行测评防晒霜的时候,被紫外线灯照射的她和付铁寒立马在镜头下变成两个“小黑人”。这一场面引得无数年轻人一...
山姆新店开业的号角再次吹响,截止目前,进入“招聘”阶段的山姆会员店已经达到8家。 9月15日,沃尔玛招聘官方平台发布了9月份最新山姆招聘信息,根据“招聘”海报的信息显示,包括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的山...
“A+H”双重上市正渐入佳境。 在中国资产重估、港股流动性改善、企业出海等多重动力助推下,越来越多A股优质公司赴港上市,吸引着众多国际长线资金捧场、超额认购,推动AH股折价变溢价。 与此同时,港股市...
红星资本局6月29日消息,传闻多日的富国基金知名基金经理于洋离职消息落地。6月28日,富国基金发布两则公告,于洋已于6月27日因个人原因卸任了原先在管的2只基金,分别是富国新动力、富国阿尔法两年持有。...
作者 | 剑书 近日,“反内卷”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但很多人理解错了,什么才是反内卷? 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全行业打价格战,拼到最后,拼掉利润,拼出通缩,拼得系统也扛不住。 很多人发现拼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