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政策加码 助力外贸企业行稳致远

客服微996438435个月前财经知识86

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近期,多地多举措支持企业抢抓外贸窗口期,释放出稳外贸、强信心的积极信号。业内人士表示,这些举措体现了各地对当前外贸形势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企业信心、促进外贸稳定发展;从长远来看,这对于提升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促外贸稳增长_促进外贸稳中提质具体措施_

山东青岛一家外贸企业的工人正在忙碌。(图片由CNSPHOTO提供)

加码政策支持

近一段时间以来,多地抢抓机遇,贴合本地实际,出台了全方位的外贸政策支持体系。

比如,云南省商务厅近期发布《2025年推进外贸稳进提质政策(第一批)》。针对工贸协同、科贸协同、农贸协同,云南省着力在外贸支持政策上“扩围、加力、降准、直达”,全力支持外贸企业降本增效。对生产制造型企业支持范围由国家级近4000家“扩围”至省级6800余家,对农产品、重点供应链产品、特色优势产品支持范围由13类“扩围”至30类。

云南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处处长邓锐戟宇说,2025年,云南省从贸易方式与重点产品两个维度,对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跨境电商、边境贸易等6种主要贸易方式,对鲜切花、咖啡、蔬菜、水果、水产品、中药材等9类优势农产品,对光伏产品、锂离子蓄电池、集成电路等12类重点供应链产品,以及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钛白粉等9类特色产品,在报关、物流、研发、包装设计等12个关键环节精准施策,切实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广州市商务局于今年3月公布“稳外贸18条”,从政策加力、平台赋能、服务升级等方面出台措施,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广州市商务局表示,“稳外贸18条”提出“4个突破”“4个发力”“3个支撑”举措,支持企业聚焦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供应链服务业等,做大做强进出口贸易。

“在当前全球贸易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外贸企业面临诸多挑战,如订单不确定性增加、资金链紧张等。”财经评论员张雪峰表示,各地出台的措施针对性强,为企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企业信心。

艾文智略首席投资官曹辙提醒,企业也应注重提升自身竞争力,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挑战。同时,各地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为外贸稳进提质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优化金融服务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是服务保障的关键环节。各地在扩展融资协调工作机制、降低外贸企业融资成本、引导银行“敢贷愿贷会贷”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日前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在金融纾困层面,要将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扩展至全部外贸企业,推动银行加快落实各项稳外贸政策,确保应贷尽贷、应续尽续。

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印发的《关于做好202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深化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在外贸领域,加力支持小微外贸企业,依托进出口贸易场景及订单、物流等数据要素,提升信用评估和金融服务水平,促进稳外贸稳增长。

福建省商务厅表示,将会同中国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设立900亿元外贸专项信贷额度,提高信贷审批效率,降低外贸企业融资成本,多品种满足外贸企业融资需求。对纯保单融资和中小微外贸企业新获批银行贷款给予贴息支持。

广东省东莞市4月14日发布的《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工作方案》提出,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机构在授信、放款、还款等方面持续优化对外贸企业的金融服务。鼓励商业银行根据申请对暂时受困的外贸企业给予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延期付息和无还本续贷等支持。

“这些举措有利于提升外贸企业的竞争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聘导师柏文喜表示,贷款贴息是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有效手段。对于外贸企业来说,资金成本是影响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柏文喜认为,从宏观层面看,外贸企业是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当这些企业获得资金支持后,能够更好地履行订单,保障原材料供应和产品交付。同时,稳定的企业经营状况也能够带动上下游企业的发展,促进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行。

做强出口信保

出口信用保险是强化外贸企业金融支持的重要抓手。据了解,2024年,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全国承保金额首次突破了1万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承保金额的增长态势良好。

今年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提出,将优化出口信用保险监管政策,提高承保能力,提供优惠费率,实施快赔预赔,稳定企业接单和出口信心。

近期,不少地方正在积极做好相关工作。今年5月13日,福建省制定发布了《福建省外贸企业服务工作指引》,明确对年出口700万美元以下的小微出口企业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保费全额补助。

浙江省慈溪市表示,针对出口信保环节的个性化诉求,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将进一步扩大限额支持,在无重大风险异动情况下,优先保障有效订单的限额需求。

深圳市商务局制定了2025年度出口信用保险外贸中小微企业统保政策,支持企业出海。2024年出口额800万美元(含)以下的企业,可直接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领取出口信用保险保单,无需缴纳保费。据悉,保障期限为2025年7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目前,保单申领工作已开始。

“出口信用保险是支持外贸企业的重要政策工具。”柏文喜表示,通过提高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风险保障。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外贸企业来说,它们的抗风险能力较弱。出口信用保险就像一个“安全垫”,能让它们在面对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时更有底气。

相关文章

量产前夜,人形机器人开启供应链卡位战

量产前夜,人形机器人开启供应链卡位战

2025年的夏天,科技圈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熟悉的、既兴奋又焦虑的气味。主角不再是手机或电动汽车,而是一个个“铁皮人”——人形机器人。特斯拉的擎天柱(Optimus)在工厂里小步快走,笨拙地拧着螺丝;中...

德创环保:收购华鑫环保40%股权,协同赋能添动力

德创环保:收购华鑫环保40%股权,协同赋能添动力

又一个收购案在资本市场引发关注。 专业从事大气治理、固危废处理的上市公司德创环保(603177.SH)于近日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宁波甬德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拟收购绍兴华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鑫环保”)...

芦哲:并购重组驶入“快车道”助力科技企业估值提升

芦哲:并购重组驶入“快车道”助力科技企业估值提升

芦哲潘京(芦哲系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 核心观点 政策红利密集释放 在资本市场加速发展的浪潮中,并购重组作为产业沿链补链的关键,直接关乎创新产业发展机遇的把握和产业升级的进...

港媒:中国对非能源投资转向可再生,非洲采用中国技术因其具有“全球竞争力”

港媒:中国对非能源投资转向可再生,非洲采用中国技术因其具有“全球竞争力”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文简】香港《南华早报》11日援引英国智库海外发展研究所最新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中国正越来越多地将在非洲的能源投资投向可再生能源项目,目前太阳能和风能占其在非洲能源项目的59%。...

泡泡玛特被创始股东高位清仓,套现超22亿港元,这些明星基金经理也买了

泡泡玛特被创始股东高位清仓,套现超22亿港元,这些明星基金经理也买了

红星资本局5月8日消息,泡泡玛特(9992.HK)股价创下新高之际,创始股东在一周内完成了清仓,累计套现超22亿港元。 资料图 图据视觉中国 创始股东一周内完成清仓 5月7日,知名风险投资机构蜂巧资...

单季亏了近150亿,京东外卖的“百亿补贴”能烧出未来吗?

单季亏了近150亿,京东外卖的“百亿补贴”能烧出未来吗?

8月14日,京东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2025年第二季度,京东收入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62亿元,同比减少50.79%。 京东在财报中表示,二季度,京东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