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产端信贷“投不动”(多家行零售信贷增速连续几个季度放缓、更有甚者个贷投放负增长)、负债端存款“定期化”加深,由零售业务创造的营收占比节节下降的眼下——有以零售业务著称的股份行坐不住了。
券商中国记者独家获悉,某大中型股份行近期调整了部分关键零售业务考核指标,目标剑指提高零售活期存款增量、压降零售存款付息率、鼓励获取保险金信托等“高质量AUM”。
面对零售存款定期化趋势加深、零售信贷投放缩量的困境,上述股份行代表已经从内部考核机制开始“动刀”,试图在“缓增长”的大环境下,构筑更有韧性的零售负债和资产结构。
考核大棒指向低成本活期存款获取
“优化存款结构、不断加强负债成本管控”,这一被每家银行高管在各类场合反复提及的做法,正在部分落到考核指标上。
券商中国记者独家从某以零售业务见长的股份行内部获悉,该行拟在多个重点分行加大对低成本存款获取的考核,提高活期存款增量营收贡献奖励(提高一个百分比)。同时,将交易类存款按照产品类型及存款期限细分,差异化进行考核奖励。
具体来看,“存款营收”项目就可以细化为管户类存款营收(活期、其他保证金、其他定期存款、其他通知存款)、管户类存款存量营收、管户类存款增量营收、管户全存款存量营收、管户全存款增量营收、交易类存款营收;“存款规模”项目可以细化为管户存款月日均净增、管户活期存款月日均净增、管户中短期期存款月日均净增(不含结存)、管户长期期存款月日均净增(含结存)。
“行里重视哪个指标时,当月对应的指标在考核项中占比会有所上升。我们今年以来,关于低成本存款考核比例是在上升的。而从客户经理薪酬层面,我觉得存款规模净增奖励有所弱化,活期存款增量营收贡献奖励有上升。”该行某重点区域分行一名零售业务部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
这个考核导向设置的背后,是近年来全市场存款定期化趋势加深,活期存款增长承压。根据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媒体报道信息,多家股份行零售存款规模、零售活期存款占客户存款总额比重的数据如下:
截至2024年末,招行零售存款规模约为4.03万亿,零售活期存款占客户存款总额比为21.54%;平安银行零售存款规模约为1.29万亿,活期占比为9.97%;民生银行零售存款规模约为1.3万亿,占比为9.16%,此三家银行为股份行零售活期占比最高的前三名。
其余主要股份行表现为:兴业银行零售存款规模约为1.56万亿,零售活期存款占比7.89%;中信银行零售存款约为1.66万亿,占比约为7.5%;浦发银行零售存款规模为1.58万亿,零售活期占比约为7.93%;光大银行零售存款规模约为1.28万亿,占比约为7.46%;华夏银行零售存款规模为5516亿元,活期占比为6.96%;浙商银行零售存款规模仅为3046亿元,占比仅为3.38%。
也就是说,除了招行,我国其他上市股份行的零售活期存款在客户存款总额里的占比,均不超过10%。而活期存款往往意味着更低成本的负债优势。
“存款定期化”下强调付息率管控
券商中国记者试图查阅上市股份行一季度末的存款结构,但它们中大多数披露的存款数据不够详实。有据可查的一季报数据显示:各家银行的活期存款占比回升步调不一,定期存款占比处于近年来较高位。
1—3月,招行活期存款日均余额占客户存款日均余额的比例为50.46%,较上年全年上升0.12个百分点。招行称主要是2024年9月末系列增量政策出台后,随着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低迷态势有所缓和,活期存款占比有所回升。
1—3月,平安银行企业活期存款日均余额(口径下同)为8690.64亿元,个人活期存款为3353.43亿元,加总超12044亿元;企业定期存款为14222.62亿元,个人定期存款为9812.88亿元,加总为24035.5亿元。经券商中国记者测算,平安银行定期存款占比已高达66.61%。
截至3月末,兴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余额为19828.48亿元,较去年末的20682.5亿元下降4.13%;定期存款为32082.42亿元,较去年末的29891.1亿元上升7.33%。
从全行业数据来说,住户“存款定期化”的趋势,今年以来整体还是在加强的,有所波动,但整体没有减缓。这直观体现在今年以来逐月上升的定期存款余额上,也体现在较去年末上升的定期存款占比上。
券商中国记者查阅央行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的最新数据,发现今年前6月,住户存款项下的定期(含其他)存款余额逐月上升,分别为113.9万亿、116.42万亿、118.45万亿、118.78万亿、119.34万亿、119.75万亿。
再来看住户部门定期存款的占比:该数据在今年5月末创出历史新高,于6月份有所回落。今年前6月住户定存占比分别为72.17%、73.48%、73.33%、74.16%、74.29%、73.41%。往前回溯,住户定期存款占比在2024年末占比为72.54%,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住户定存占比抬升了0.87个百分比。
这也是相关银行均在强调管控存款付息率的重要原因。
招行在一季报称:一季度持续抓住利率市场化调整机遇推动存款成本稳步改善,部分抵消资产收益率下降带来的影响。
平安银行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吸收存款平均付息率1.81%,较去年同期下降41个基点,较去年全年下降26个基点,存款成本持续优化。该行称将继续强化客户拓展和经营,加强高成本存款产品管控,促进低成本存款沉淀,持续优化存款结构和成本。
兴业银行在其一季报里称其付息成本逐步下降,一季度末存款付息率1.79%,同比下降33个基点。
民生银行并未在一季报里披露具体定期和活期存款情况,但在其6月末举办的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其分管零售金融业务的副行长张俊潼透露其零售活期存款占比达30%,年日均的活期存款增幅达到17%,同时整体付息率实现较大幅度下降。
加码“高质量AUM”获取
券商中国记者独家获取的上述股份行零售考核指标优化方案显示:该行拟提升AUM净增规模贡献奖励,并且将保险金信托对零售AUM(资产管理规模)的贡献度加大计入,意在引导该行获取“高质量AUM”。
作为承载着客户服务能力、客群精细化运营能力、资产配置能力、投资顾问服务水平、数字化运营等综合能力的最直观规模指标,AUM长期以来是多家行强调的最核心指标之一。而这份优化方案意味着,已经有银行开始在要求规模增长的情况下,更进一步要求AUM的“质量”。
从一季报的数据和措辞里,我们能窥见多家银行对AUM增长路径的部分最新思考:
招行依旧保持着零售AUM碾压姿态。截至一季度末,招行零售客户数2.12亿户(含借记卡和信用卡客户),较上年末增长0.95%;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余额约为15.5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416.16亿元,增幅4.30%。招行也是目前为止,股份行中唯一一个零售AUM处于10万亿至20万亿阵营的,随其后的兴业、中信、平安银行,均在4万亿—6万亿阵营。
截至3月末,平安银行零售客户数超1.26亿户,较上年末增长0.4%,零售AUM约为4.2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平安银行称其持续升级综合金融模式,依托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生态优势,综合金融在客户规模、零售AUM、贷款发放等方面为零售业务经营持续贡献价值。
中信银行坚定“零售第一战略”,称其AUM规模季度增量在今年一季度创近六年新高。截至一季度末,中信银行零售管理资产余额(含市值)达4.8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7%。
民生银行称坚持将零售金融作为优先发展的长期性、基础性战略业务,持续完善客群经营体系。截至一季度末,该行零售客户13699.7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02%。私银客户持续增长,私人银行客户66480户,比上年末增长7.05%。零售AUM达3.0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15.84亿元,增幅4.13%。
伍戈系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核心观点: 1.知彼,知己。中美关税迎来缓冲期,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修复。这究竟是柳暗花明,还是缓兵之计?若关税只是工具,其目标是否能够实现?若加征...
5月27日,小米集团总裁、小米品牌总经理卢伟冰在小米一季度业绩电话会上表示,“SU7发布这么久,一款都没有是SU7的对手,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产品力强才没有对手,没有对手就能够保证利润率。” 卢伟冰的...
专为保险业 打造的垂直新媒体平台 五一假期 3.14 亿人次出游余热未散,端午出行热潮又将袭来,境内外旅游市场持续火爆。记者关注到,与之相伴的,以风险保障为基石的旅行保险市场正迎来强势复苏与发展拐点。...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500字) 7月10日,泰国芭提雅街头发生惊心动魄一幕:52岁的中国游客林先生在光天化日之下,遭到4名假扮警察的壮汉当街绑架。当时嫌犯驾车接近...
证监会的一纸新规,正在悄然改变公募基金的收费模式。5月初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 这意味着,你未来购买的主动权...
芦哲李昌萌 王洋(芦哲系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 核心观点 周度ECI指数:从周度数据来看,截至2025年5月25日,本周ECI供给指数为50.23%,较上周回落0.01个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