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权决战:中国禁止采购以美元计价的澳洲铁矿石!

客服微996438433小时前财经知识1

中国终于发动了铁矿石定价权之战!

9月30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CMRG)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全国主要钢厂和贸易商暂停采购任何以美元计价的澳大利亚必和必拓海运铁矿石。禁令不仅包括新合约,而且包括已从澳大利亚矿山运出的铁矿石船货,就算到港也不能卸货。

这是中国首次大规模禁止采购澳大利亚铁矿石。

事情很快惊动了澳大利亚总理阿巴尼斯,但他只能表示“失望”和持续关切,因为中国心意已决。中国矿产集团和必和必拓已经在谈判桌上耗尽了所有耐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铁矿石采购量约占全球海运铁矿石贸易量的四分之三,几乎占据垄断地位,理论上就应该掌握定价权。但实际上,中国从没有掌握过铁矿石定价权。

首先因为澳大利亚铁矿石质量好,含铁量普遍在62%左右,最高甚至能达到68%,而且多为露天矿,直接挖就行,开采成本平均仅有15美元/吨。而中国的铁矿平均品位仅有34.5%,而且深埋于地下,开采不易,还需要精加工成含铁量60%左右的铁精粉才能用,综合成本可能要超过100美元/吨。

其次,中国入场时间比较晚,国外铁矿石生产已经出现三大巨头(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2003年到2010年通过多轮兼并,完成了相对垄断,掌握全球约70%的海运矿量,可以控制全球产能增长,制造相对紧缺。而且中国国内有600多家钢铁企业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合力,在谈长期协议的价格时很容易被各个击破。

由于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极大,且国际铁矿石持续紧缺,市场进入一个稳定长期的上涨阶段。三大巨头发现比起签署长期协议,“现货销售”赚的更多,干脆2010年后就不玩“锁定价格”的长期供货协议了,选择用标普旗下普氏能源资讯的普氏指数作为定价依据。

2011年,中钢协曾推出“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未能撼动普氏指数。

过去十多年,必和必拓与其他几大矿企就依靠“普氏定价法”掌控全球市场。

普氏指数采用不透明的“收市估价机制”,每天“最活跃的企业”(30-40 家矿山、钢厂、贸易商)通过普氏电子平台或电话把“可执行的”买盘和卖盘挂出来交易,普氏将参考成交价,制定指数价格。如果没有成交,普氏将根据买卖双方的价格,制定指数价格。

这是一个典型的“小马拉大车”数据,仅凭一两船几十万吨的现货就可以影响当日指数。而普氏指数与新加坡新交所交易的铁矿石期货结算价格紧密相关。金融资本(做市商、交易商)能够轻易通过抬高普氏指数,在期货交易中利用数倍杠杆赚大钱。而这些金融资本也是三大铁矿石巨头和标普的股东——球员、裁判和评审,全是我的人,你怎么和我斗?

2025年6月,普氏指数104.85美元/吨,中国港口现货实际成交价93美元/吨,溢价高达12.7%。这就让中国每年都要在进口澳大利亚铁矿上多花成百上千亿元。在钢铁产业链上,矿业巨头“怒赚”10倍成本的差价,金融资本加杠杆赚的更多,中国钢铁企业连5%的利润都吃不到,这就是对中国的掠夺!

中国不会任由外国资本鱼肉。2022年,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成立,把所有国有钢铁企业的铁矿石采购权全部收归于一,对外进行集采谈判。

同年,国家相关部委和中钢协制定“基石计划”,旨在通过国内新增铁矿开发、境外新增权益铁矿、废钢资源的开发,保障铁矿石供给,拿到价格的话语权。

该计划的目标是到2025年,国内矿产量、废钢消耗量和海外权益矿分别达到3.7亿吨、3亿吨和2.2亿吨,分别比2020年增加1亿吨、0.7亿吨和1亿吨,从根本上解决钢铁产业链资源短缺问题。

如果这是一个美国制定的计划,那么三年后恐怕还是PPT,但这是中国制定的计划!

在中国的全力推动下,中国钢铁企业深度参与的世界级大铁矿非洲几内亚芒杜铁矿预计2025年投产。该矿探明资源量约44.1亿吨,总资源量可能高达50亿吨,平均铁品位达65%~67%,第二年产量可超1亿吨,将打破澳大利亚、巴西矿企的垄断格局!

另一个同级别的铁矿,位于非洲刚果(布)和喀麦隆之间的姆巴拉姆-纳贝巴铁矿项目也预计年底投产。该矿中国企业同样深度参与,总资源量超64.4亿吨,准备先以每年4000万吨的速度生产平均品位超过62%的直运铁矿,12年后如果品位不够,再转型生产高品位赤铁矿精粉。

这就是“基石计划”中提到的新增权益铁矿。

2025年,中国和必和必拓进行长期采购协议谈判的背景,就是“基石计划”几近完成。中方开出的条件是,以人民币进行结算,以铁矿石到港市价结算。必和必拓都不答应。

9月初,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就要求钢厂暂停购买必和必拓的铁精粉,到月底进一步升级到禁止购买铁矿石。这意味着必和必拓需要为其65%以上的铁矿产品寻找新买家,这是一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Mission:Impossible)。

必和必拓唯一能指望的就是,中国不收它的矿石,就会发生短缺,只能低头认错。

这就是白日做梦。

中国的房地产时代已经过去了,曾经占据全国钢铁总需求半壁江山的建筑用钢市场前景并不乐观。而且三年来,中国铁矿石自给率已经提升至25%,电炉占比提升至15%(消耗废钢),国家还在通过反内卷政策,严控产能。2025年1至5月中国铁矿石进口总量为4.87亿吨,同比大幅下降6.0%,已经打破了连续增长的态势。

与此同时,为了争夺中国市场,全球三大铁矿企业中排名前两位的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力拓已经和中国谈好了人民币结算。巴西淡水河谷还打算扩产,巩固自己的排名。

全球第四大铁矿企业澳大利亚矿业巨头福特斯克金属集团(FMG)不但同意人民币结算,还在8月向包括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中国资本申请了142亿元(约合20亿美元)人民币银团定期贷款进行扩张。

FMG董事长表示,这不仅仅是一笔金融交易,而是一个信号,表明当合作伙伴志同道合时,可以实现什么。在美国放弃投资世界上最伟大的产业之际,中国和福特斯克金属集团正在推进引领全球绿色工业革命所需的绿色技术。

看来FMG已经准备好,要当新的全球第三了。

9月28日,北京铁矿石交易中心宣布推出“铁矿石港口现货价格指数”(北铁指数)。这是聚焦中国主要港口、主流中品铁矿石的港口现货交易价格,即青岛和曹妃甸61%品位铁矿石人民币价格指数。

多家钢铁企业负责人表示,北铁指数专注于港口现货市场,数据源充足,可以体现真实的供求关系和终端价格,有效增强中国钢厂在价格形成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这是对普氏指数,以及其背后金融体系的新挑战!

中国打赢铁矿石定价权之战,澳大利亚会倒向中国吗?

未来全球大宗商品能够代币化吗?

国际金融贸易体系会出现货币割据吗?

本周六(10月11日)晚9点,鸿学院微课堂将与您共同探讨《定价权决战:中国禁止采购以美元计价的澳洲铁矿石!》。中国终于向铁矿石定价权发起挑战。澳大利亚总理表示关切,因为这场决战关系到澳洲命脉,还关系到未来全球大宗商品的形态。美国媒体认为这代表中国不再考虑美国利益,未来全球金融贸易体系会分裂吗?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澳洲矿石价格_澳洲矿石涨价事件_

相关文章

全球钢铁行业变天?中国暂停购买澳洲铁矿,背后是怎样的布局?

全球钢铁行业变天?中国暂停购买澳洲铁矿,背后是怎样的布局?

中国暂停购买澳洲铁矿石,全球钢铁产业要变天了?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最近干了一件大事,宣布暂停采购澳洲必和必拓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连已经装船的12艘货轮都被拦在了门外。 为什么中国突然不买了? 表面上的...

1000亿就把乌克兰掏空了,沦为矿国难翻身

1000亿就把乌克兰掏空了,沦为矿国难翻身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Pro 特朗普还是拿下了乌克兰的稀土。 4月17日,美国和乌克兰通过视频连线,签了一份备忘录,双方有意敲定那份争议很久的“资源换美援”的协议,而特朗普预告,下周四,就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