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中餐馆老板,开始抢购炒菜机器人

客服微996438433个月前财经知识68

图源:视觉中国

餐饮业对炒菜机器人的兴趣,从来没像今年这么高。

“今年,很多连锁餐饮排队拜访炒菜机器人公司,客户每次跟我们开会,都会聊到这个话题。”

谭海林是章鱼小数据的创始人,投身餐饮数据服务已有八九年,前两天,有一家连锁面馆的老板问他:马上做到1000家门店,能不能赶紧推荐一家?

_抢菜贩生意_抢卖菜生意

谭海林

当下,大量餐饮门店急需炒菜机器人。

“中餐是充分竞争,利润率并不高,扣掉人工成本、房租能耗、营销费用、平台抽成,很多中餐只有几个点的利润率。”干了20多年餐饮的黄天勇告诉《21CBH》记者。

“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一顿中餐价格,就是人均30元到60元。”谭海林说,餐饮客单价中枢正下移,消费者口味要求又没有放低。

在出品稳定和严控成本之间,中餐连锁老板要找到巧妙平衡,他们纷纷望向炒菜机器人。

涌入后厨

大量中餐连锁的“大厨”,已悄然变成机器人了。

660多家门店的小菜园,年营收在52亿左右,于2024年末赴港上市,即准备用1亿元采购2000台炒菜机器人,一台单价5万元。

小菜园的部分店铺,从2023年开始就用上炒菜机器人;乡村基、老乡鸡等头部企业,也开始大规模引入。

抢菜贩生意__抢卖菜生意

例如,老乡鸡招股书透露,截至4月,其有388家餐厅采用自动设备,涉及智能炒菜机器人、智能蒸柜、智能鸡汤炉等。

效果如何?小菜园在招股书中称,炒菜机器人“操作调味精准、菜品口感稳定”。

快餐新品牌,更是借力技术迅速扩张。

湘式盖码饭“霸碗”,已公开披露其所有门店都配备炒菜机器人。其官网介绍,门店的炒菜机为自研,已迭代至第三代。截至2024年末,霸碗全国门店超过500家。

抢卖菜生意__抢菜贩生意

黄天勇也从2019年开始,研发自己的炒菜机器人。

两年后,其打造的“秋金小炒”“有拈头市井火锅”等餐饮品牌,陆续用上炒菜机器人,并开始在全国拓店,旗下门店最多时超过700家。

据黄说,机器人炒菜的门店,都是盈利的。加剧的竞争,确实迫使餐饮老板改革后厨。

接近于正餐的小菜园,2024年堂食人均消费为59.2元,2023年则是65.2元,一年内下降9%;定位快餐的老乡鸡,2022年直营店客单价29.7元,去年已降至27.6元。

也有资深餐饮业者认为,年轻厨师紧缺的局面,只会越来越明显,机器代替人工是不可避免的。

抢菜贩生意_抢卖菜生意_

“厨师本身是个累活,也缺乏社会地位,愿意学厨的人才确实越来越少了。”增好餐学院创始人张好就深有体会。

《21CBH》记者查询中餐培训老字号“新东方烹饪”数据发现,其2019年的新培训人次超过7.7万人次,到2024年只有6.3万人次,6年就下滑18%。

况且,培养成熟厨师的周期,是以年计算的,而消费者口味不断变化。

成熟厨师的技艺,最多迁移到味型、烹饪方法相近的菜系,如果下一回流行不同的菜系,怎么办?

下单踊跃

中餐企业,后厨人员的成本非常高。

“炒菜师傅一般月薪至少是8000元,技术好的一万二、一万五,还不一定请得到。”黄天勇告诉《21CBH》记者,其餐饮生意最多时,要管600多名厨师,一个月发工资就要八九百万元。

扩张期的中餐连锁,甚至愿给更高的待遇。

抢菜贩生意__抢卖菜生意

图源:视觉中国

“我们开八千,他们就能给一万二。”黄天勇描述说,其外地开店都派厨师过去,每天晚上都有同行在宿舍门口守着挖人。

一旦采用机器人,人力节约非常明显。

香天下餐饮董事长朱全谈道,一台炒菜机器人能节省2~3名人工;湘味快餐“霸碗”,其每家门店一般配备3台炒菜机器人,员工甚至只需1名,按标准化菜单备菜放入机器即可。

黄天勇试点后发现,投入炒菜机器人的门店,人力成本大降40%,出餐速度也从以往5~10分钟,缩减为2~3分钟,且厨房面积压缩30%——这意味着更少的房租。

湘菜系老板对引入机器人,热情尤其高涨。

湘菜和川菜味型接近,只是,烹饪方式更集中于爆炒,菜品备料相对简单,更便于标准化,若能进一步降本,效益更好。

谭海林提到,找他推荐炒菜机器人的老板,忙着扩店,诉求主要两点:对设备稳定性苛刻,不能出问题;使用要足够简单,不能影响效率。

黄天勇成立的“熊喵大师”科技,即结合AI技术推出数字菜谱:将菜谱细化为SOP,形成后台程序,通过App选择菜品后,机器人便能操作。现在,其收录1700多道菜,覆盖多个主流菜系。

_抢菜贩生意_抢卖菜生意

黄对《21CBH》记者说,“设备+菜谱”的厨房解决方案,已服务中餐、火锅、粉面等不同业态上百个品牌,甚至出口到美国、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

“不是我们主动去找客户,是很多餐饮企业来找我们,他们确实有需求。”黄天勇说,尤其国外资深中餐厨师更稀缺,当地中餐馆需求更紧迫。

家用可期

面向中餐的炒菜机器人,市面上的产品,大致可分为商用、家用两类,前者又可分为大型团餐、社会餐饮。

在商用领域,已有橡鹿科技的美膳狮、拓邦股份的厨纪、优特智厨、麦大厨、赛米控等品牌。

从各家披露来看,商用机器人基本覆盖辣椒炒肉、回锅肉、手撕包菜、番茄炒蛋等家常小炒。

不过,大部分商用型设备只能算炒菜机。

抢菜贩生意_抢卖菜生意_

图源:视觉中国

例如,应用在中央厨房的炒菜机器人,甚至重达两百公斤,价格高达数十万元,很大程度上限制使用场景。

那么,家用能否大规模普及?

其实,小米、美的、苏泊尔等家电品牌,也推过家用的炒菜机器人,一台机器从数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这些家用炒菜机器人,优点是足够小巧,然而,整体评价不高。消费者要么觉得操作麻烦、每个环节都要手动按键,要么觉得火候不够、缺少锅气,谈不上风味多好。

“要经过足够充分的商用验证,具备盈利性,后端设备制造成本才会迅速下降,低到一定程度后,炒菜机器人才适合在家用场景普及。”

抢卖菜生意__抢菜贩生意

图源:视觉中国

黄天勇认为,炒菜机器人尚处于优化阶段,尤其家用产品,缺少大范围使用的检验。

国家特一级烹调师、四川省级川菜非遗传承人张中尤认为,炒菜机器人终会替代部分基础的烹饪工作,家用领域同样大有可为。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会炒菜,如能结合机器配置一些菜谱,面向年轻人的市场,也是很大的。”张中尤举例说。

这位68岁的川菜大师相信,真正的烹饪技艺传承,固然要靠人来做;对大众而言,机器化、现代化趋势同样不可阻挡。

“以前洗衣机刚进入千家万户时,总有人认为机器洗不干净,现在还有多少人天天手洗?”

相关文章

马斯克进军餐饮业?不好好卖车,马斯克卖汉堡干嘛?

马斯克进军餐饮业?不好好卖车,马斯克卖汉堡干嘛?

说起特斯拉的掌门人埃隆马斯克,相信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各色高科技产业,从特斯拉到火箭SpaceX,再到星链卫星,马斯克似乎与高科技是密不可分,然而就在最近马斯克进军餐饮业的消息传来,让人不禁想问这马斯克...

“月薪三万都嫌贵的西贝受众到底是谁”,多少打工人是被逼着一个月连吃四次?

“月薪三万都嫌贵的西贝受众到底是谁”,多少打工人是被逼着一个月连吃四次?

西贝这家餐厅身上有许多谜团: 比如为什么性价比如此之低的餐厅还没倒闭、为什么3个29元的饺子被骂上热搜后只降价了3块钱、为什么人人都说味道普通却人人都在吃,你偶尔狠下心吃一次还得排队。 路过商场五楼的...

吃出蚯蚓、安全存疑、背刺现制:一年卖出30亿只的“饺子大王”,为何翻车?

吃出蚯蚓、安全存疑、背刺现制:一年卖出30亿只的“饺子大王”,为何翻车?

当用餐这件事变得像开盲盒,消费者完全不知道,此刻咬到的是什么。这究竟是餐饮业的进步,还是退步? 01 靠差异化杀出重围 袁记云饺走红全国 “90后、体育生、广式饺子云吞、断层领先”,这几个关键词,勾勒...

预制菜争议背后的餐饮业信任危机:从罗永浩怒怼西贝事件看消费知情权之争

预制菜争议背后的餐饮业信任危机:从罗永浩怒怼西贝事件看消费知情权之争

这场由罗永浩一条微博引发的餐饮业大地震,表面看是公众人物与餐饮品牌的嘴仗,实则暴露了预制菜行业发展与消费者知情权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 当知名企业家在社交媒体痛斥"高价预制菜恶心",当连锁餐饮创始人手...

59元/位,为什么吃不垮牛肋条自助?

59元/位,为什么吃不垮牛肋条自助?

大众餐饮业,比的永远不是口味,而是谁更能省,谁更抠门,谁能把门店管理做到极致。 大家最近有没有发现,突然出现了一大堆牛肋条自助烧烤店。 主打的是鲜切牛肋条不限量畅吃,除了牛肋条,鸡腿肉五花肉,各种蔬...

新能源车行业竞争加剧,特斯拉为何跨界开餐厅?

新能源车行业竞争加剧,特斯拉为何跨界开餐厅?

在洛杉矶圣莫尼卡大道的霓虹灯下,一座银色飞碟般的建筑正吸引着无数科技爱好者和特斯拉车主排队打卡。 这不是什么新车型的发布会,而是特斯拉全球首家超级充电餐厅的开业现场。令人咋舌的是,这家餐厅在试营业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