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扎堆进入具身智能,智驾不香了吗?丨智驾雷达 Vol.2

客服微996438433个月前财经知识51

自动驾驶人才正在密集转向具身智能领域。

近期,前华为车BU首席科学家陈亦伦、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负责人李震宇联合创立的“它石智航”,完成 1.2 亿美元天使轮融资,创下国内具身智能领域最大天使轮纪录。同期,地平线创始成员余轶南、原小米汽车自动驾驶负责人刘方等人也都入局具身智能创业。

这几乎是近 10 年科技领域最大的一次人才迁徙。据虎嗅汽车了解,目前中国具身智能领域创业公司超过 300 家,创始团队多为企业的AI、自动驾驶技术高管。

本期车圈脉动将聚焦从自动驾驶到具身智能的这场人才迁徙。它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自动驾驶还没做出来,他们就跑去做机器人了?

【进入具身智能赛道的智驾大牛们】

以下是虎嗅的不完全整理:

《智驾驶慧开车》__智驾系统

【为什么扎堆进入具身智能赛道?】

1. 吸金能力强:具身智能赛道的前景被一致看多

•据《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到 2029 年达到 750 亿元,具身智能领域成为了各地方政府关注的重点。

•一位二级市场人士称,目前具身智能领域创业公司已经比 2018 年创业造电动车的公司更多,已经超过 300 家。

2. 可用性:技术栈高度复用

•具身智能和自动驾驶都需要基于对环境的交互,借助海量传感器数据感知外部信息,实时构建环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最优决策,指导机器运动,并据此持续学习迭代,不断提高智能体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

•特斯拉的机器人Optimus项目就利用了自动驾驶系统中的视觉、导航和AI算法技术,可见两种落地场景背后高度重合的技术路径。

•目前机器人大脑模型的主流技术路线 VLA 已经在自动驾驶领域广泛应用且取得成效。如星海图的赵行,一直都为理想汽车提供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支持,现在他也用自动驾驶的技术经验做机器人大脑开发。

3. 需求大:机器人人才稀缺,反向挖角

• 缺口:2025 年机器人算法工程师岗位需求同比激增 409%,5 年以上经验者月薪 5 万仍“一人难求”。

• 学历要求高:清华、北大学历只是面试门槛,美国的卡耐基梅隆、普渡大学等院校毕业的博士更抢手。

• 技术栈变化导致原本的机器人从业者无法满足要求:过去机器人的软件依靠规则控制,现在具身智能要求软件工程师让机器人具备真正的智能、泛化能力,这意味着工程师要同时懂机械、控制、AI。

• 一级市场投资人挖角,车企、自动驾驶公司的技术高管离职创业就能拿到巨额融资。如前华为车BU 自动驾驶业务 CTO 陈亦伦公司刚成立不久就拿到 1.2 亿美元融资。

4. 原赛道在换道:技术升级,车企感知团队“被动出清”

•2024 年开始,端到端技术颠覆了传统的模块化流程,车企缩减高阶智驾编制,尤其是感知团队,给具身智能公司提供人才虹吸的机会。

【虎嗅汽车点评】

智能驾驶已经无法给这些技术高管更大的发挥空间和晋升空间,他们个人追求和职业生涯都需要新的故事,马斯克和黄仁勋口中的“未来人类最大的产业”具身智能再适合不过。

智能驾驶现在已经有端到端这样较为清晰的技术实现路径,且特斯拉、华为、小鹏等公司已经做出对应匹配的自动驾驶模型。自动驾驶接下来的技术竞争维度更多来自数据和算力。而具身智能领域目前技术路径并不清晰,这给懂技术的人留下更多的发挥空间。

技术的不确定性,也意味着智能驾驶人才的这场迁徙是一次不确定性极强的冒险。大部分人一定会出局,无法在具身智能领域留下姓名。从技术进展和行业热度来看,具身智能领域已经走到了泡沫最大的时候。

(本专栏内容为虎嗅编辑与AI共创)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599256.html?f=wyxwapp

相关文章

回旋镖?特斯拉致命车祸,今天因辅助驾驶被判罚17亿

回旋镖?特斯拉致命车祸,今天因辅助驾驶被判罚17亿

没想到,回旋镖来的这么快! 前几天,特斯拉在懂车帝辅助驾驶测试胜出,还洋洋得意。 结果今天, 特斯拉因为车主使用辅助驾驶发生车祸,导致一死一伤,今天 被法院判决。 一看罚金,吓一跳, 要赔付2.42...

国内Robotaxi双雄角逐港股第一股,去年均亏损数十亿元

国内Robotaxi双雄角逐港股第一股,去年均亏损数十亿元

红星资本局10月22日消息,近期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赛道分外活跃。证监会网站显示,10月14日,小马智行(Pony.AI)、文远知行(WeRide)港股IPO于同日成功完成备案。 这两家...

Robotaxi有新进展!商业化落地再加速

Robotaxi有新进展!商业化落地再加速

中国商报(记者 赵熠如 雷珂馨)近日,小马智行、哈啰等企业纷纷在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赛道展开动作。事实上,此前已有众多车企、出行平台、自动驾驶企业入局Robotaxi赛道,并在市场拓展、...

读懂IPO|自驾矿卡龙头希迪智驾超90亿元估值背后:营收超4亿元,累亏超8亿元,业务多为“一锤子”买卖

读懂IPO|自驾矿卡龙头希迪智驾超90亿元估值背后:营收超4亿元,累亏超8亿元,业务多为“一锤子”买卖

作为我国商用车自动驾驶龙头企业之一,希迪智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希迪智驾”)即便在过去三年营收翻倍增长至4.10亿元,仍难逃亏损上亿元的困境。 截至2024年末,希迪智驾已累计亏损8.86亿元。...

国产智驾Momenta冒头,会是下一个华为吗?

国产智驾Momenta冒头,会是下一个华为吗?

原创:深眸财经(chutou0325) 说到智驾,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算法领先的特斯拉FSD,又或是在高端市场高歌猛进的华为智驾。 但鲜为人知的是,一家名为Momenta的中国公司已悄然占据城市NOA(自...

智驾终局:VLA与WA的“强脑”之争

智驾终局:VLA与WA的“强脑”之争

然而在之前的硬件竞赛逻辑里,车企们普遍认为“传感器数量决定感知能力”,但这种思路很快陷入了高成本与低效率的双重困境。以激光雷达为例,2020年一颗高性能激光雷达的成本超过1万美元,搭载3颗激光雷达的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