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案量创近27个月新高!市场回暖驱动信心回归
7月A股开启大反攻,投资者信心提升,私募证券基金产品迎来备案高峰。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7月共有1298只私募证券基金产品完成备案,环比增幅18.00%,并创出近27个月以来新高,同时今年以来备案私募证券基金产品来到6759只,同比增幅61.39%。
排排网集团旗下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表示,7月备案私募证券产品数量大增,主要受两大因素驱动:首先,A股市场持续向好,沪指成功站上3600点关键点位,有效提振了投资者参与热情和信心。其次,私募证券产品尤其是量化策略产品展现出优异的业绩表现,其突出的超额收益能力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反映出市场强烈的资产配置需求。此外,私募行业供给端持续优化,头部机构及优质产品不断涌现,推动行业整体竞争力提升。这一趋势不仅改善了私募行业的市场形象,也进一步增强了投资者的认可度,促使更多资金流入私募证券产品市场。
股票策略主导,多资产策略崛起
股票策略占主导,并且环比增长逾二成。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7月备案股票策略产品887只,占到当月备案产品总量的68.34%,同时较上月相比,环比增长24.58%,增幅和占比均在五大策略中居首。
伴随着投资者日渐成熟,叠加单一市场波动风险加大,投资者多资产配置意识显著提升,近几年来,多资产策略逐渐成为仅次于股票策略的第二大策略。7月备案多资产策略产品162只,占到当月备案产品总量的12.48%,较上月增幅达5.88%。

期货及衍生品策略跟股票策略相关性低,而且同样具有高收益特性,投资者关注度日渐提升。7月备案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产品125只,占到当月备案产品总量的9.63%,较上月环比增幅1.63%,维持平稳增长势头。
求稳的债券策略和组合基金投资者关注相对较低,7月分别备案组合基金和债券策略产品48只和46只,依次占到当月备案产品总量的3.70%和3.54%。
量化产品备案占比近半,增长迅猛
备案量化产品环比大增近二成,占比接近五成。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7月备案量化私募产品620只,占到当月备案产品总量的47.77%,环比上月增幅19.00%。同时,今年以来备案量化产品增至3081只,占比45.58%,同比增幅77.68%。(查看上半年量化多头产品业绩排名)


股票策略成为量化产品备案主力。7月备案股票策略量化产品478只,占到当月备案量化产品总量的77.10%,同时较上月环比增幅达26.79%。细分来看,股票量化产品中,又以指数增强产品为主,7月备案指数增强产品321只,占到当月备案股票量化产品总量的67.15%,同时环比增幅高达52.13%。
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中的量化产品主要来自于量化CTA策略,7月备案量化CTA产品80只,占到当月备案量化产品总量的12.90%,较上月相比,环比增幅14.29%。
宽德、明汯、世纪前沿等百亿量化私募领衔备案潮
7月共有676家私募机构有备案产品,其中百亿私募有48家,50-100亿私募有36家,20-50亿规模私募有67家,10-20亿规模私募有82家,50-10亿规模私募有86家,0-5亿规模私募有357家。
676家私募机构中,212家私募机构7月备案产品不少于2只,168家备案产品2-4只,31家备案产品5-9只,13家备案产品不少于10只,其中百亿量化私募占到11家,并且囊括前十名。

百亿量化私募宽德私募7月备案产品31只居首,主要集中在指数增强策略。明汯投资7月备案产品26只紧随其后,备案产品同样以指数增强为主。世纪前沿和九坤投资7月备案产品均不少于20只,同样主要来自于指数增强产品。
7月备案产品数量不少于10只的百亿量化私募还包括诚奇资产、鸣石基金、黑翼资产、量派投资、龙旗科技、天演资本和茂源量化。另外2家备案产品数量不少于10只的是百亿混合私募银叶投资和50-100亿规模的量化私募上海孝庸私募。

随着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逐渐落地,上半年非上市银行险企的经营全貌也跟着清晰起来。 今年上半年,10家银行系险企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200.17亿元,与2024年同期2847.74亿元的规模相比,上涨...
在人工智能浪潮冲击下,传统媒体行业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重构。新闻不再单一的是内容传输,而是结合数据、算法与用户体验共同作用的多面产物。 对传统媒体而言,这不仅是一场技术更新,更是一场制度层面的再造。...
随着六月的到来,国内游戏市场正式开启了一年中最激烈的暑期档争夺战。各大游戏厂商纷纷亮出“王牌”,一场多维战役已然打响。 6月2日,鹰角网络率先发布新游《泡姆泡姆》,拉开“暑期大战”的序幕。作为二次元游...
华夏银行(600015.SH)核心管理层迎来一轮密集“换防”,三位“首席”组成的新阵容正式亮相。 根据10月23日晚华夏银行的公告,原首席风险官刘小莉调任首席运营官(COO),原北银理财董事长方宜出任...
闪回科技背后站着小米集团、顺为资本等知名投资方。然而光环之下,公司至今仍未实现盈利,2024年营收13亿元却持续亏损。同时,在黑猫投诉、小红书等平台上,也不乏用户对其“恶意压价”“以次充好”等评价。...
资料图。 博时基金迎来新舵手! 吴楠 博时基金“换帅”一事似将尘埃落定。 据多方媒体报道,执掌博时基金十余年的“老将”江向阳已正式调离董事长岗位,下一站将赴招商局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任职;与此同时,现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