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两次停牌,控制权“变又不变”
长龄液压上一次发布类似公告是在2025年1月13日。当日上午开盘前,公司突发公告称实控人正在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股票随即停牌。
两日后,长龄液压宣布终止筹划,公司公告称,由于交易双方就某些核心条款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协商一致后,决定终止本次控制权变更事项。但并未说明谈判对手是谁。
时隔半年,长龄液压于7月3日的停牌公告措辞与上次如出一辙:“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夏继发、夏泽民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仍未透露任何具体交易方信息。
短短半年内两次上演“控制权变更”,夏氏父子出售公司的举动显得颇为急切。长龄液压证券部称,具体原因可进一步关注后续公告,公司始终以推动自身发展为首要目标。
Wind数据显示,长龄液压IPO前,即2020年,夏继发、夏泽民父子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的股份合计达97.89%。其中,夏继发直接持股为57.53%,夏泽民持股为38.36%。
长龄液压IPO发行后,即2021年3月后,夏继发、夏泽民父子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下降至73.42%。其中,夏继发直接持股为43.15%,夏泽民持股为28.77%。
截至2025年一季报,夏继发、夏泽民仍分别为长龄液压第一和第二大股东,分别持股40.81%和27.21%。
从股权结构来看,夏氏父子若成功将控股权出让,将是长龄液压自上市以来最重要的权力交接。
二级市场为何总是“提前”反应?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事件中诡异的股价走势。6月30日,长龄液压股价放量涨停,换手率2.87%,成交量3.91万手,成交额1.66亿元。7月1日,公司股票再度涨超7%。
但仅过一天,长龄液压的股价便遭遇跌停,次日再度跌停,截至停牌前股价已跌至38.21元,彻底回吐前期涨幅。
类似的走势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回看年初1月13日停牌前一交易日,长龄液压股价同样在盘中异动,涨超7%,停牌消息随之而来。
两次公告、两次股价异动,是否存在“消息提前外泄”或“资金精准埋伏”,成为市场高度关注的问题。
Wind数据显示,长龄液压在7月2日和7月3日,即停牌公告发布前的两个交易日,连续两天因“涨跌幅偏离值达到7%”而登上龙虎榜。
具体来看,买入前五合计买入1055.74万元,卖出前五合计卖出2616.12万元,净额-1560.37万元。
其中,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六安分公司、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江阴福泰路证券营业部分别买入281.23万元、267.47万元、179.97万元。
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万柳东路证券营业部、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怀化新晃通达路证券营业部分别卖出871.49万元、483.74万元、450.88万元。
7月4日,时代周报致电长龄液压证券部,其工作人员表示,也关注到了二级市场的波动,但确实不清楚原因。
上市后业绩逐年下滑
作为一家主营液压设备的制造商,长龄液压基本面在上市前后存在较大反差。
2021年,长龄液压登陆上交所,自此以后,公司归母净利润逐年下滑。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长龄液压营业收入分别为9.07亿元、8.96亿元和8.0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2亿元、1.27亿元和1.02亿元。
2024年,长龄液压实现营收8.83亿元,同比增长9.57%;归母净利润达到0.95亿元,但同比下降6.84%。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业绩再度面临挑战,营收与净利双双下滑。具体而言,实现营收2.19亿元,同比下降2.64%;归母净利润为0.31亿元,同比下降7.63%。
在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广东南粤银行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近期,该行在贷款追偿、监管处罚以及内部管理等多方面问题频出,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5.78亿贷款追偿遇阻,风控短板凸显 广东南粤银行旗下海棠...
中访网数据 南京某上市公司(股票代码未明确)近日发布公告,披露2024年股东大会(“2024年会”)核心议案表决结果及关键数据。根据公告,会议审议通过了包括《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2024年...
编:许辉 浙江正导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正导技术)拟在北交所上市,保荐机构为开源证券。本次公开发行前,发行人的股份总数为100,000,000股,本次拟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不超过33,340,...
上市公司董事会审议议案,董事长投反对票,同为董事的母亲、舅舅、二哥投赞成票,这事儿你听说过吗? 近日,桃李面包一起董事会决议引起关注,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追加公司2025年度银行综合授信额度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