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半年报的公司越来越多,我关注的公司基本上都翻阅了一遍,绝大部分都中规中矩,没有意外,也没有惊喜。
正常情况下,一家公司一年的财务财报安排,第一季度是定调,会综合考虑上一年度的表现以及今年规划的情况,然后年报收尾,如果一切都正常,那么半年报和三季报都是按部就班的事情,如果出现不正常,或者预计会有不正常,那就要调节。
总之,在股东大会上对未来一年的展望(吹的牛),年报要尽可能想办法实现。
所以如果足够深入的了解一家公司,预估季度业绩要比年度业绩简单。
不过现在这种行情,和公司本身的经营和业绩,关系已经不是很大,更多的是博弈,你看今天除了科创50之外,其他指数全部下跌。
这种时候做波段的风险是最高的,同时也是诱惑最大的,望诸君慎重。
前天我在专栏讲了我的调仓,卖掉了一些公司,买入了一些公司,提了一下买入公司的价格其实不是最理想的,因为在我看来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说如果跌了,那就加仓呗。
然后有一位朋友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他说看了某位大V的文章,不应该通过补仓降低被套的成本,每一笔操作都应该是独立的。
这个问题之所以好,不是因为人家说错了,而是不同的交易系统形成的不同操作方式。
关于为什么加仓或减仓,以及什么时候或者什么前提下加仓减仓,我其实已经讲过很多次了。
这个问题有一个很关键的词就是“被套”,不知道老朋友有没有注意到,这几年我写了那么多文章,正常情况下我从不会讲“股民”和“被套”这两个词,除非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东西。
股民的意思都知道,就是股市里交易的人,我一般会讲投资者,或者个人投资者,或者普通人,其实官方的表述也是投资者。
说股民当然没有错,但是不够细分,因为它包含了投资和投机,这是两码事。
那么被套、抄底、逃顶等等这些行为或状态,就是投机属性才会有的,投资不会有这个东西。
我们不是咬文嚼字,是从底层逻辑去区分,为什么会被套?
因为你买入之后,股价下跌了,而且持续下跌,如果卖掉就是实亏,所以只能耗着,这就是被套。
或许很多人会认为,不管是投机还是投资,肯定都会出现自己持仓的公司下跌或者亏损的情况,那不都是被套?
这个真不一样,我举一个例子。
假设抛开市场情绪和炒作的影响,市值应该反映的就是企业真实价值才对,就好比一个苹果5块钱那就是5块钱。
你4块钱买就赚了,6块钱买就亏了,就这么简单。
如果这个苹果每年都在长大,每年的重量增长10%,本质没有变化,所以单价不变,那么他的价值就应该每年增长10%。
这个时候你如果愿意多等一年,那么你只要是5.5元以下买的,那就是赚了,如果愿意多等5年甚至10年,以此类推,包括多少钱买就是亏的也是一个道理,这就是PE的本质。
那么只要涉及到PE的概念,在这一年或者N年时间内,既然你买的时候已经考虑过了,理论上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市场博弈引起的单价变化,就不应该再考虑,因为跟这个苹果本身没关系,是外界赋予的,跟你也没关系啊。
而投机就不用考虑PE,不管这个苹果未来会不会长大,也不管此时此刻苹果是否腐烂,你觉得会有更多人看好这个苹果,那就可以买,至于数据显示的PE是100倍还是几百倍,这不重要。
相反你觉得接下来会有更多人不看好这个苹果,那么数据显示的PE是1倍或者说PB吧,0.1倍PB打骨折卖,你也不会买对不对。
这里面的核心就在于三个字:“你觉得”,也就是你要预判市场未来的情绪。
可是问题来了,没有谁的主观判断永远是对的,只要还有人的属性,就一定会犯错。
所以当你的预判出错之后,是一错到底?还是知错改错?
如果选择一错到底,那就是被套了,这个时候继续补仓,那就是错上加错,如果知错改错,那就是及时止损,这个时候换一家从头再来,还有机会。
我早年是经历过这一套的,只是后来抛弃了,因为我再也不想去预判股市,我既不想抄底,也不想逃顶,更不想被套,所以才有了现在的投资方式。
虽然很多时候我买入的价格就是最低位,参考我那个《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表格估值的朋友就知道,但是我也不认为就是抄底,顶多只能说是无形中的契合,而且并不排除会发生大幅度跌破我计算的加仓价的情况。
买在低位无非就两点,第一点是第一次买入的价格本来就很低,第二点就是股价跌破成本之后,用一定技巧的加仓,最终平均买入价大概在底部附近。
所以出现第二点的时候,当然可以加仓啊,因为已经没有了被套的概念,只有成本的概念,只有性价比的考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成本非彼成本,那位朋友说的成本我想应该是资金是用成本,我眼里的成本是单纯的投资成本。
资金使用成本要复杂一些,包括机会成本,也包括沉没成本,而投资成本只需要考虑这家公司的真实价值。
比如我今天又买入了一家公司,在专栏会讲,这么优秀的公司,现在的股价腰斩还不够,还要跌,在我看来性价比就很高了,我的持有成本也就比较低。
如果这家公司再跌一定程度,我当然会补仓。
所以我们看待问题,不能只是看字面意思去揣测答案,股市这东西吧,你要说简单,它很简单,反正就一句话,涨多了就跌,跌多了就涨。
你要说复杂,也有很多门道,说得玄乎一点,门派众多,各有各的独门秘籍,说得直白一点,每个人的理念和心态不一样,各有各的选择和结局。
但是不管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千万不要“既要又要”,不管是投机还是投资,都纯粹一点,否则就会出现今天讨论的这个问题,做着投资的事,操着投机的心,没必要。
我做了下面这张《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表,里面精选了上百家优质公司,并附数万字的分析方法。
所有分析过的公司都会在上面这个表里更新数据。
#财经#
各位读者周末愉快,又到了《成都周报》时间。本周成都创投市场多点开花,新能源、低空经济、半导体、新材料等领域共7家公司获得投资。而且投资方不仅有本土机构,还包括浦东科创、海尔资本等多家域外机构,这从侧面...
那股市呢? 经历「失落的三十年」后,日本人对本国股市的信心非常低,常年只有约10%的资金投进去。 直到最近几年,随着政府推动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回购,日经指数才开始重新有点人气——不过本国散户依旧更偏好...
明天端午节,祝大家节日快乐,吃好喝好玩好! 后天六一儿童节,祝大家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快乐似儿童! 儿童节这个日子设置得真好,其实最早的儿童节不是6月1号,而是4月4号,叫四四儿童节。 第一个四的意...
2025年8月14日晚间,伯克希尔哈撒韦披露了今年二季度的美股持仓情况。这也是巴菲特在5月的股东大会上宣布将于年底辞去CEO后,伯克希尔哈撒韦披露的第一份13F表格。 美股总投资规模从一季度的2598...
两个月前,投资圈迎来一则重磅消息——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出售了在桥水联合基金的剩余股份,并退出了董事会。 回溯其职业生涯,他12岁开始炒股,26岁创办桥水基金,此后带领公司成长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资...
三大业务均实现增长,公司:积极寻找资产出清机会 随着西南证券2025年半年报的披露,A股上市券商半年报季正式启幕。 财报显示,西南证券上半年实现营收15.04亿元,同比增长26.23%;归母净利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