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图由AI生成
作者| 史大郎&猫哥
来源| 是史大郎&大猫财经Pro
9月30日,荷兰几乎明抢了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罢免了中国CEO张学政,而当初“内鬼”之一的CFO成为了一把手。
这事儿现在已经闹得全球皆知,甚至影响了全球汽车芯片的供应。
为了让自己占理,荷兰是想尽办法把所谓的“风险”,外溢到整个欧洲。
这里面,英国最爱帮腔,英媒都开始骂街了,荷兰人抢了中国的公司,然后说中国员工“流氓”,这已经不是拉偏架了。

这两天,图穷匕见了。
荷兰渲染说,闻泰科技“偷”的就是安世半导体旗下的曼彻斯特工厂技术。
然后,英国那边的声音就是,荷兰能拿下安世半导体的总部,英国为啥不能拿下安世的工厂?
不过,英国人没有理由明抢,他们打算“迫使安世半导体出售工厂”,然后他们花低价收购,拿下这个英国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工厂。
英国工厂,是一块肥肉。
目前,安世半导体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德国的汉堡以及英国的曼彻斯特,这俩是历史比较悠久的,俩工厂大约每年70.8万片8英寸当量晶圆,对应的半导体产能,就是千亿级。

英国的这个工厂,主要是功率半导体MOSFET生产基地,去年的营收是1.92亿英镑,约合18亿人民币,大约占到安世营收的12%。
更关键的是,这肉是现成的。
现成的技术、现成的厂区、现成的市场,只要把股东一换,这18亿就英国人自己挣了。
他们能掏多少钱呢?都是姿态。
他们的议员原话是,安世半导体应该“像出售纽波特半导体工厂一样”。
纽波特工厂是1980年代建的INMOS,英国掏了50万英镑支持,算是英国芯片的希望,但是它没咋发展起来,很快公司就卖了,英国的50万英镑也赚回来了。
后来,INMOS公司卖给了意法半导体,品牌直接没了,工厂转到了英飞凌。
工厂本来是给安世代工的,但是效益很差,2021年,安世就100%收购了这个工厂。
钱花了不少,主要是跟欧洲的工厂打配合,和安世英国工厂一样,生产MOSFET半导体。
然后,英国不干了,不行,因为“国家安全”,你不能买,到2023年,这个已经“转了8手”的工厂,就被卖给了美国的Vishay。

现在,英国故技重施。
但是,这个桃子,英国人也没那么好摘。
纽波特工厂虽然卖了,但是200nm的工艺,也不是啥特别先进的制程,而曼彻斯特工厂的MOSFET,国产替代也不是不行。
安世能做到老三,绝不是押注单一工厂,而是全球化布局。
产能在欧洲,但是至少一半以上的封测要在东莞,而另外两个封测厂区则是马来西亚的芙蓉以及菲律宾卡布尧,降低了不少成本。
成本低了,利润和市场才会大,更节省成本咋做呢?肯定是在中国生产、中国封测,而安世在上海临港,建了新工厂。
现在,上海工厂的产能确实没那么大,但是未来还真不一定。
中外总部各说各话,各管一摊,国内肯定紧着国内的生产线,上海工厂是后路之一。
而荷兰总部,现在已经介入了外交途径,那么未来必然也是要解决的,仍然有拿回来的可能。
现在,就怕荷兰和英国沆瀣一气。
荷兰治下的安世总部,在问题解决前,把工厂真的卖了。
这下,不仅卖的钱,给不到真正的产权人,而股权卖掉,想拿回来就很难了。
跟荷兰的明抢相比,英国人这种所谓“文明式”的“买卖”,显然更坏。
翅膀硬了,就要探索边界。 1982年,日本发生了最严重的一次“背叛”——哥尼斯堡事件。 在美苏争霸的背景下,日本把重要军工设备,偷偷卖给了苏联。 当时,苏联和日本,各有各的难。 首先是苏联,因潜艇螺旋...
在国产芯片当自强的环境下,有望成为“中国英特尔”的上海明星独角兽踏上了IPO之路。 近日,兆芯集成申请在科创板上市。这家主打国产CPU的公司,已经完全掌握了通用处理器及其配套芯片的自主研发和技术迭代能...
现代风险投资业与集成电路的发展一脉相承。不论是全球第一家投资公司ARD,还是仙童创始人克莱纳创办的凯鹏华盈,它们的出现与崛起都与集成电路密切相关。 国内一级市场也在书写类似的故事:集成电路产业是人民币...
小米玄戒到底是不是自研? 那么要先定义,什么是自研。 星空君认为,自研有三种。从技术路线来说,自研芯片有三条路线: 一是可控自研。 有一种说法叫“全栈自研”,全栈的意思是全产业链都是自己的。 事实上,...
日前,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公示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深圳市中科光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光芯)凭借其在高端光芯片领域的硬核实力成功斩获这一殊荣。而两月前,其自主研发的100G...
美国宝石贸易协会(AGTA)今年年初搞了个大动作。 宣布旗下所有展会彻底下架培育钻石,理由说得冠冕堂皇,“维护市场稳定,倡导天然之美。”可明眼人一看就懂,这哪儿是维护市场?分明是欧美天然钻石巨头们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