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问题都还没有标准答案,不过周云杰所用的两个形容词显示了路标:“更deep”地再造企业产学研销全流程,“更open”地建立与周边生态的交互方式。
AI驱动下的组织变革,并非简单技术部署,而是复杂的组织再编程。如同升级飞机引擎同时必须保持飞行稳定,每个动作都需要精心计算变革载荷与组织耐受力之间的平衡系数。“更deep”的步骤有三个。
1.升级到一把手工程,采用双轨运行机制。AI化必须由一把手亲自抓,这也是数字化时代重要经验之一,许多企业数字化变革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公司老大口头重视,却并没有躬身入局,而是委托职业经理人全权负责。这会导致表演变革,调整组织需要牵扯利益与权力,如果不是公司老大动刀,操刀者往往会导致手术失败,自己也会成为牺牲品。
变革之前需要从数据基础、技术能力、流程适配度、人才储备、文化接受度等多维度进行诊断,通用大模型尚有较为严重的幻觉,垂直模型虽可通过特定行业数据进行训练,以及限制任务范围可减少错误率,可早期仍需保留传统流程作为“安全轨道”。可优先选择数据标准化程度高、业务规则清晰、知识库完整的部门做试点,如财务、人力、客服等。还要设置“熔断机制”,当AI系统出现情况时能自动切换回原流程。
2.打破数据孤岛,充分发挥知识库潜力。数据孤岛会限制垂直模型训练,跨孤岛数据不一致会形成数据评估中的“多重真相”,增加模型输出之间的冲突。当智能体需要从多个不同系统中抽取数据,就无法为公司提供准确、全面的决策支持。
我2024年拜访的A公司,市场部用AI预测爆款产品,生产部却仍按传统计划排产,还有B公司,让技术团队用AI模型实时预测消费行为,却对市场团队继续用Excel分析用户画像未加干预。
究其原因,是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导致AI模型只能局部优化,今年两家公司的改革颇具启示——建立了统一的数据湖,任何决策必须标注数据来源,AI建议与人工决策同样需要接受溯源检查。A公司还要求每个部门选拔2名既懂业务又懂数据的员工,接受为期3个月的跨领域数据训练与AI训练,赋予他们直接向CDO(首席数据官)汇报的特别通道。
3.启动人机共治模式,建立“生物型”组织。今年5月的第三届红杉资本AI峰会,有很多观点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其中之一就是现有组织认知模式将会遭遇正面撞击。管理者的任务不是让模型变聪明,而是让系统变得可控、可用、可调度。AI不再只是被调用的模型,而是可以行动、可以决策、可以合作的经济参与者。
按峰会上的预测,公司不再是部门之间相互配合,而是变成一个个任务自动流转的网络;个人不再只是扮演固定角色做事,而是像指挥家一样调度各种智能工具;组织结构不再是传统的上下级汇报关系,而是转变为多个智能体协同工作的团队网络。
传统企业的权力结构中,决策权集中在少数高层手中,信息传递层级多、基层员工缺乏自主性和创新动力。在数字化时代,个体价值崛起,AI时代将迎来企业组织的大开源,“更open”的方向也有三个。
1.重构执行力。不管是KPI导向还是OKR导向,传统组织都高度强调执行力。未来团队面临的是全然不同的问题,执行力不再是目标必达,而是保持目标开放性,及过程中的弹性。
引用红杉资本AI峰会上的观点,创始人都应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能不能描述一个模糊目标,让智能体去尝试、偏航、再迭代?我是否接受结果不是100%达成,而是70%、80%的进度并持续改进?我是否能设计出“人类+AI混合代理”共同推进任务的策略空间?
2.再次定义“用户为中心”。到移动互联网下半场,企业已能够改变与用户单向、被动的互动方式。未来,传统“菜单式”“表单化”交互模式将为更自然的体验取代,交互不再是“人操作机器”,而是更加自然化——语言、手势、眼神成为主要输入方式,也更加无感化——AI能隐形处理大多数任务,用户只需享受结果。
对用户的交付会从“功能提供”到“需求预判”,商业关系将会从“交易”转化为“共创”。如你对电商平台下指令,“送女友生日礼物,500元左右”,AI不但能推荐筛选,还能根据你的偏好参与设计,并完成支付。
3.员工潜力深度释放。员工与组织关系将面临根本性挑战,会出现“AI训练师”和“数字员工管理员”等新岗位。传统职位重心从“流程服从”转向“价值创造”,如今天的质检员,未来核心技能将从“肉眼识别缺陷”升级为“算法调优能力”,今天的设计师,将把精力从根据甲方需求改稿变为专注于美学优化与情感表达。
类似变化赋予了基层员工更多自主决策权,之前延续数百年的长期雇佣关系也可能被“任务制”“技能订阅制”打破,组织边界更加模糊,个体可同时参与多个组织的项目,甚至借助AI,会出现一个人的独角兽公司。
变革没有终点,只有持续的适应与进化。组织要做的,是始终保持比DeepSeek更deep的洞察力,比OpenAI更open的包容力。
9月5日,沃特股份(002886.SZ)披露公告称,为进一步强化半导体产业布局,提升全球竞争力,公司拟以现金收购日本株式会社华尔卡(简称“日本华尔卡”)所持华尔卡密封件制品(上海)有限公司(简称“华尔...
证券时报记者 王小芊 “对等关税”引发的不确定性仍在发酵,国际资管机构如何看待后市? 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国际资管机构已对相关资产采取谨慎态度,减少对敏感资产的加仓力度。同时,受到长期收益率...
一位专注价值风格的私募投资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通常来说,除了被动指数产品和量化产品,市场很少会关注到航运港口板块,突发利好也使得该板块关注度飙升。市场关注不高、市值偏小以及消息面利好是连续涨停股票的...
证券时报记者 吴志 截至4月29日晚19时,共有近5300家A股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占A股公司总数的98%。2024年,近六成A股公司收入保持增长,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子、汽车、计算机等行业整体收入...
4月17日晚,居然智家(SZ000785)披露,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CEO汪林朋家属的通知:其于近日收到由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关于汪林朋先生的《留置通知书》和《立案通知书》。 公司表...
在全球金融市场中,黄金一直被视为重要的避险资产。无论是通胀压力、经济衰退,还是地缘政治冲突,黄金往往成为投资者在动荡时期的“安全港”。因此,黄金的价格走势不仅反映了市场的情绪,也揭示了背后的经济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