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奥克斯!破发“困境”,该如何破解?

客服微9964384311小时前财经知识3

白色家电行业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为了更好地突围,不少二线乃至三线企业选择了在资本市场“突围”,奥克斯就是其中之一。

相关资料显示,自2017年初,奥克斯从新三板摘牌冲刺主板上市开始,或许其也没想到八年的上市之路,充满了坎坷。

泗洪困境儿童补助什么发_奥克斯破辟机e2故障怎么处理_

从新三板摘牌后,奥克斯很快制定了在上交所上市的计划,并聘请了东方证券作为辅导机构。经过长时间的筹备与辅导,直至2023年6月奥克斯才终于完成了上市辅导流程。但令人惋惜的是,虽然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筹划和准备,奥克斯最终还是没能在上交所成功上市。

此后,奥克斯将目标转向了港股市场。

今年1月,奥克斯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开始谋求在港股上市,但招股书在6个月后失效,7月16日再度递交了上市申请,并在8月12日成功通过聆讯。9月2日,奥克斯正式登陆港交所,“八年上市路”终于迎来大结局。

不过,虽然好不容易实现了上市的目标,但奥克斯上市后的股价表现却并不算好。

从目前股价来看,奥克斯仍处于“破发”状态。那么,市场对于这家空调龙头企业的担忧到底是什么?奥克斯的潜力究竟有多大?

空调行业的“价格屠夫”

奥克斯创始人郑坚江,是典型的草根创业者。

1961年,郑坚江出生于宁波贫困家庭。由于经济原因,郑坚江初中便已辍学,来到汽车厂做修理工。

1986年,年仅25岁的郑坚江贷款2000元承包了一家濒临倒闭的钟表零件厂,凭借勤奋与胆识“逆风翻盘”,成功积累下了第一桶金。

在钟表零件厂走上正轨后,郑坚江把目光投向空调市场,1994年其成立宁波AUX电器公司,正式进军空调行业。彼时,空调市场被春兰、格力、美的等品牌垄断,一台空调售价高达3000元以上,相当于普通职工一年收入,而郑坚江看准了低价空调市场的空白,在提出“免检是爹,平价是娘”的口号后,直接将同规格空调价格拉低至2000元左右,比进口品牌低60%,比国内品牌低30%,低价策略让奥克斯在四年内冲进全国前四强。

不过,这还只是奥克斯大举“进攻”空调市场的开始,真正让奥克斯奠定行业地位的,则是2002年发布的《空调成本白皮书》。

在这份文件中,奥克斯首次公开披露了1.5匹空调成本仅为1748元,而当时市场1.5匹空调的售价高达2500-3000元,于是奥克斯随即将40多款产品降价30%,彻底打破了行业暴利格局,而奥克斯的销量也从2001年的20万套飙升至2004年的325万套,一举冲进了全国前三。

当然,除了通过低价突围以外,渠道变革的前瞻性布局也是奥克斯能够大获成功的关键原因之一。

资料显示,当美的、格力等空调巨头还在依赖线下分销体系的时候,奥克斯在2009年率先与淘宝网合作,次年开设首家淘宝旗舰店。2010年起,奥克斯又陆续与京东、苏宁易购等平台深度合作,2011年直供京东。加快线上布局的决策比美的、格力等同行早了至少2年,这也使其牢牢抓住电商爆发红利。到2018年时,奥克斯的线上份额已经达到了28.57%,成为线上空调第一品牌;2019年,奥克斯的电商渠道销量占比一度超过70%。

从目前来看,凭借低价策略与渠道创新,奥克斯已经实现了规模上的跨越。从全球排名来看,按2024年的销量来计算,奥克斯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空调提供商,市场份额占比为7.1%;从细分领域来看,在中国终端售价2500元以下的大众市场,奥克斯份额达25.7%,排名第一。

另外,从具体的营收和净利润来看,今年上半年奥克斯实现营收200.85亿元,同比增长16.66%;实现净利润18.73亿元,同比增长5.09%。

空调行业的增长困境

9月初,奥克斯正式登陆港交所,八年上市路终于迎来大结局。

在招股阶段,奥克斯曾获市场热烈追捧,在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557.2倍的惊人认购率,一度挤进今年港股IPO认购榜前十。

不过,上市后奥克斯的表现并不算好。

据机构统计,自8月4日港交所新股定价新规实施后,破发的企业并不算多,而奥克斯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为什么奥克斯在港股市场会遇冷?

首先,是盈利能力弱的困境,这也是奥克斯长期面临的困扰。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奥克斯整体毛利率仅21%,低于格力电器的29.43%、海尔智家的27.8%和美的集团的 26.42%,盈利效率落后较大。而导致奥克斯盈利能力弱的原因,跟高度单一的产品结构有关,2024年奥克斯87.1%的收入来自家用空调,相比之下,格力和美的的家用空调收入占比分别约为70%和60%,像美的目前的业务范围已经不只是在家电领域了。

值得一提的是,奥克斯家用空调中低端挂机占比超过了75%,这无疑加剧了其盈利能力弱的问题,尤其是在目前空调行业竞争越发激烈的背景下。

资料显示,今年以来空调行业出现了明显的“价格战”,线上市场2200元以下价格段销售份额提升至35.2%,而在主流品牌纷纷降价的背景下,奥克斯的低价战略逐渐失效,其国内线上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7.35% 滑落至2025年上半年的6.55%,排名从行业第五降至第七。

其次,是研发的困境。研发投入不足是奥克斯长期被诟病的问题,财报数据显示,2022到2024年期间,奥克斯累计研发费用不足20亿元,年均研发费率约2.2%。而格力同期累计研发费用超200亿元、研发费率约3.8%,美的累计研发费用超400亿元、研发费率约3.5%。和同行对比,奥克斯的研发投入仅为头部企业的不到十分之一,薄弱的研发投入难以构建核心技术壁垒,产品竞争力不足,长期估值缺乏支撑。

整体而言,虽然奥克斯在港股实现了上市的目标,但随着目前空调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只有“低价”这张王牌的奥克斯显然需要更加多元化,只有多元化成功,未来奥克斯的潜力才能被更好地激发出来。

相关文章

行业厮杀加剧,机器人业务能否成为夏厦精密“救命稻草”?

行业厮杀加剧,机器人业务能否成为夏厦精密“救命稻草”?

连日来,夏厦精密(001306.SZ)股价涨势良好。 行情走势表明,8月1日至8月6日,夏厦精密股价累计上涨31.63%,换手率高达158.19%,促使公司发布股价异常波动公告,提示投资者注意风险。...

研发占比不到1%,价格比高端牛奶更贵,百菲乳业要IPO了

研发占比不到1%,价格比高端牛奶更贵,百菲乳业要IPO了

在电商平台上,如果你搜索“百菲酪”,你会发现在同等乳蛋白含量、相同容量的情况下,其产品售价比伊利、蒙牛的高端牛奶品牌金典、特仑苏更贵。这让人不禁疑惑,这个不算太知名的品牌,究竟凭什么卖这么贵? 百菲酪...

盛富莱:技术许可方生产能力陷“罗生门” 自称具备关键工艺技术储备背后现委外疑云

盛富莱:技术许可方生产能力陷“罗生门” 自称具备关键工艺技术储备背后现委外疑云

《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 望山/作者 西洲 映蔚/风控 回溯历史,曾从事玻璃器皿事业的陈正远,偶然“认识”了新型材料玻璃微珠,在2004年创办了江西盛富莱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富莱”)。在...

净利大跌33%,迈瑞医疗IPO前夕董事辞任

净利大跌33%,迈瑞医疗IPO前夕董事辞任

导语:不差钱的迈瑞,为何还要三次上市? 摘要: 1、国内集采与招标延迟导致业绩承压,现金流与商誉风险需警惕。 2、港股上市将拓宽融资渠道,为全球化与AI业务提供新动能。 3、迈瑞医疗研发投入高、分红...

发投入同比“八连增”,贝壳Q3财报研发投入增长13.2%

发投入同比“八连增”,贝壳Q3财报研发投入增长13.2%

11月10日,贝壳(NYSE:BEKE;HKEX:2423)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贝壳前三季度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8.65亿元(人民币,下同),第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3.2%,2...

预计全年亏损!埃夫特业绩“失速”,公司证代称发展机器人业务“没有退路”

预计全年亏损!埃夫特业绩“失速”,公司证代称发展机器人业务“没有退路”

在国内工业机器人发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埃夫特(688165.SH)却交出了一份营收下滑、净利增亏的三季度成绩单。 10月30日晚间,埃夫特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