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榜全球第一,汇顶科技,东山再起!

客服微996438432个月前财经知识34

东山科技创新园__东山科技产业园

想一想,我们用指纹解锁手机、完成支付时,靠的是什么?

是识别指纹的芯片。

指纹芯片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无处不在,几乎所有国内主流手机品牌的指纹识别方案背后,都有一家中国芯片企业的技术支撑。

它就是汇顶科技——默默守护着全球数十亿智能设备“指尖安全”。

作为指纹识别芯片领域的龙头,汇顶科技曾在2024年一度占据全球屏下指纹市场34%的份额,是不折不扣的行业领头羊。

东山科技创新园_东山科技产业园_

然而汇顶科技的故事,远不止“全球第一”这种高光时刻,更是一段充满坎坷的历程。

十年前,几乎所有芯片厂都以3D视觉作为研发方向,而汇顶科技另辟蹊径独家开发了光学指纹芯片,并将其作为核心业务。

瞄准市场缺口使得汇顶科技成了当时国内光学指纹的唯一供货商,并迅速获得了华为、vivo等大厂支持。

东山科技创新园__东山科技产业园

凭借早期先发优势,汇顶科技业绩突飞猛进。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73亿,同比大增175%。

但是,短暂的辉煌过后,迎接汇顶科技的是日新月异的技术更迭。

自2019年左右开始,手机开始出现全面屏趋势,取消指纹识别按键成为了新的潮流。

一方面,是以安卓旗舰机为代表的屏下指纹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是以苹果为代表的Face ID(脸部识别)。

科技发展的速度是难以想象的,屏下识别、人脸识别对于汇顶科技指纹芯片的打击不容小觑。

于是,在“双面围堵”的困境下,汇顶科技开始了以2020年为起点,为期三年的业绩承压。

公司净利润一度从2019年的23.17亿,缩水至2022年的-7.48亿元。

不过,2023年,汇顶科技迎来了曙光。

2023年公司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1.65亿元。

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更上一层楼,汇顶科技净利润分别为6.04亿元、4.31亿元,同比增长266.06%、35.74%,复苏势头强劲。

东山科技产业园_东山科技创新园_

那么,否极泰来汇顶科技,业绩逆袭来源于哪些方面呢?

首先,核心技术进入收获期。

公司第二代超薄光学指纹芯片的量产和超声波指纹芯片的突破直接拉动了业绩提升。

光学指纹方面,汇顶科技在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向小米14Ultra、OPPOFindX7等旗舰机型供货超薄光学指纹芯片,单价从一代的4.8美元/颗提升至6.5-7.2美元/颗。

2025年,汇顶科技与华为联合发布了“光学指纹+3D结构光”一体化方案,已获专利的微距光学系统可降低模组厚度30%,单套价格18-20美元,较纯指纹方案价值量提升300%左右。

超声波指纹芯片方面,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近一半都集中于该领域。

2024年底,汇顶科技成功量产首款自研超声波芯片,打破了高通的长期垄断。同年,超声波芯片通过vivoX200系列首发,单价达12-15美元,是光学方案的2-3倍。

要知道,光学指纹虽成熟,但其穿透厚度、环境光干扰难以突破。相比之下,超声波指纹通过声波反射成像,具备更强的穿透能力和更高的环境适应性,被视为下一代解决方案。

_东山科技产业园_东山科技创新园

如今,汇顶科技的超声波指纹方案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2024年在vivo、小米等手机品牌实现了大规模商用,全年出货量超800万颗。

东山科技创新园__东山科技产业园

可是,商场如战场,激烈的竞争从未放过任何一家企业。

汇顶科技刚突破了技术桎梏,市场需求难题又接踵而至了。

根据计算,2019年-2024年全球屏下指纹芯片市场规模增速较快,年复合增长率达30%左右。但预计到2025年,增速将降至15%-18%,市场规模约50亿美元,增速有所放缓。

这是因为,2024年全球安卓旗舰机屏下指纹搭载率已超85%,中低端机型渗透率2025年预计也会达到60%,市场已经接近“天花板”,增量空间见顶。

另外,部分中端厂商的产品,如RedmiNote系列,为降低成本,又有了回归侧边指纹的趋势。

2021年,我国智能手机市场侧边方案占比仅为10%,但2024年回升至了18%。部分客户对于侧边指纹方案的回归,也在挤压汇顶科技屏下指纹芯片的市场空间。

既然“天花板”难以打破,汇顶科技就亟需寻找“下一个破局点”。

公司长久以来一直以指纹识别芯片作为核心业务,但近年来占营业收入比重逐渐下降,已从2020年的74.11%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8.81%。

与此同时,汇顶科技的“第二曲线”则不断成长。2025年上半年,触控芯片业务占公司营收比重高达37.19%,几乎与指纹识别芯片业务“平起平坐”了。

_东山科技产业园_东山科技创新园

触控芯片,核心功能是检测和定位用户在触摸屏上的手指触碰,比如点击、滑动、缩放等动作,并将这些操作转化为设备能够理解的指令。

汇顶科技的触控芯片应用非常广泛,除了大家熟知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触摸屏,还有汽车电子

车规级芯片毛利率高达55-60%,于是汇顶科技当机立断,把汽车芯片立为新的方向。

2024年,公司在汽车电子业务牛刀小试,已获得了初步成效。

虽然没有详细披露车规级芯片的业绩情况,但其新一代安全芯片已获得多项高等级国内外权威认证,并已通过严苛AEC-Q100车规认证。

汇顶科技开发并量产的车规级的触摸屏控制芯片和触摸按键芯片,应用于车载中控屏、仪表盘等交互界面,并于2024年成功供货于别克、现代等多款主流汽车品牌车型以及Tier1车机厂商,未来有望持续放量。

最后,总结一下。

光学指纹的“单点突破”模式已成过去。汇顶科技凭借坚韧的毅力,在技术迭代与市场挤压中闯出了超声波的新路。

如今,公司又押注了汽车电子。迎接汇顶科技的,将是更广阔的战场,也是又一次从零开始的攀登。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文章

“老登”应用,霸榜AI

“老登”应用,霸榜AI

AI应用的争夺战,打到哪儿了? 如果把整个AI行业想象成一座金矿:基础设施层(芯片、算力)相当于“卖铲子”,提供挖矿的基础工具;模型层(大模型研发)好比“卖地图”,告诉大家哪里有金子;而应用层是直接“...

如何用一句话,让豆包为我修出生活美照?

如何用一句话,让豆包为我修出生活美照?

工具的最高境界,是让人忘记器材短板与岁月遗憾——这正是豆包带给大量跨年龄,跨圈层用户的革命性自由。 “只要敢想,它就敢P”。放在过去,这可能只是专属于摄影博主和PS大师的“神迹”。 但在豆包AI上新...

“类比移动互联网,AI正处于2011年前后的拐点”

“类比移动互联网,AI正处于2011年前后的拐点”

“我想请教机器人领域的袁总和赵总,如今各大厂的模型都在持续迭代,会不会突然出现一个非常顶尖的模型,直接被硬件能力很强的公司采用,一下子取代创业公司多年来的成果?” “目前模型迭代速度极快,包括MCP等...

AI四小强重新上桌了?

AI四小强重新上桌了?

当7月16日身着唐装的黄仁勋在公开演讲中,将MiniMax与“DeepSeek、阿里巴巴、百度”一同提及,并称“开发的产品都是世界级”时,沉寂半年之久的AI四小强,颇似甄嬛回宫,手里拿上了逆袭剧本。...

大模型

大模型

从AI六小龙缩减为AI四小强后,四家明星大模型创业公司终于都要上线自己的推理模型了。 在智谱AI、月之暗面和阶跃星辰相继上线自研推理模型后,近期虎嗅爆料MiniMax筹备半年多的文本推理模型也即将发...

固态电池量产提速!超千万新能源车主,竟成被割的 “老韭菜”?

固态电池量产提速!超千万新能源车主,竟成被割的 “老韭菜”?

近日,国轩高科宣布其研发的半固态电池已完成多车型实测,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续航突破1000公里,并计划在今年内实现规模化装车。 与此同时,长安汽车也公布了其自研的“金钟罩”固态电池技术,称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