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方财富实控人其实亲属减持转让2.38亿股引发关注。
10月9日,东方财富公告称,转让价格最终敲定为24.40元/股。以此计算,套现总额达58亿元。
这已是该家族年内第二次大规模减持,仅沈友根一人在三个月内两次出手,累计套现超过41亿元,并彻底清仓所持全部股份。
5年套现121亿元
9月30日晚,东方财富发布《股东询价转让计划书》。股东陆丽丽、沈友根计划通过询价转让方式转让股份2.37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50%。转让原因均为个人资金需求。
此次股东身份较为特殊,东方财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其实(原名沈军),而沈友根为其实之父、陆丽丽为其实之妻,三人为一致行动人。截至2025年9月30日,陆丽丽、沈友根及其实合计持有股份占公司总股本21.89%。
10月9日,根据最新询价申购情况,陆丽丽、沈友根询价转让初步确定的转让价格为24.40元/股。
据此计算,陆丽丽、沈友根本次将套现约58亿元。其中,陆丽丽转让1.31%股权,占所持股份比例为56.42%,套现50.5亿元;沈友根转让0.19%股权,套现7.52亿元。此次转让后,沈友根不再持有东方财富股权。
据报道,陆丽丽、沈友根本次转让股份所获资金,将主要用于投资科技创业类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进行询价转让的沈友根于今年7月已进行过一次询价转让,套现约了34.39亿元。
除询价转让外,在此之前,沈友根也曾多次减持东方财富股份。2021年2月,东方财富公告称,沈友根在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累计减持1.07亿股公司股份,减持均价为26.95元/股,套现金额合计28.83亿元。
这也意味着,若本次询价转让完成,沈友根将从东方财富清仓离场,两次询价转让预计套现超40亿元,加之此前减持股份,合计套现超70亿元。算上此次陆丽丽套现50.5亿元,东方财富实控人家族5年时间套现了121.23亿元。
东方财富高增长背后存隐忧
东方财富的商业模式堪称互联网时代的经典案例。通过免费财经资讯和社区平台吸引海量用户,再通过东方财富证券导流实现流量变现,最终形成"流量-交易-财富管理"的完整闭环。
今年上半年,东方财富营收68.56亿元,同比增长38.65%,归母净利润55.67亿元,同比增长37.27%,创上市以来新高。即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扣非净利润也达到52.52亿元,净利率接近77%。
作为对比,传统券商的净利率普遍在20%-30%之间,东方财富的盈利能力可见一斑。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上半年获得政府补助高达3.23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厚了利润,但也引发了对其业务可持续性的思考。
然而,这种暴利背后存在结构性隐忧。首先,东方财富的高盈利能力高度依赖市场交易活跃度。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很大程度上受益于A股市场交易量的回升。一旦市场进入调整期,交易量萎缩,公司业绩将面临显著压力。2022-2023年的熊市周期中,东方财富业绩增速明显放缓,正是这一逻辑的印证。
其次,互联网券商的低佣金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东方财富证券以“万2.5”左右的佣金率吸引客户,远低于传统券商,但这一策略也被华泰证券、中信证券等头部券商迅速跟进。当价格战成为行业常态,东方财富的先发优势正在逐渐弱化。与此同时,监管层对于券商佣金战的态度日趋审慎,未来可能出台的政策调整将对行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部分内容参考自:观察者网、21世纪经济报道
“市场回暖,最近一位两融大客户找我们下调融资利率,最终定为低于年化3%。”一位券商分支机构负责人透露,为了留住这位老客户,所给的融资利率比房贷利率还低,已经逼近该券商的资金成本。 Wind数据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