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死磕,一个湖南人,让西方巨头服服帖帖

客服微996438439小时前财经知识2

作 者:豆汁儿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2025年6月,全球皮肤病治疗领域发生“地震”。

“皮肤科风向标”美国皮肤病学会(AAD),做出一项震动医学界的决定:打破23个月修订特应性皮炎治疗金标准的史上最快纪录,将中国创新药泽立美®(本维莫德乳膏)列入最高级别“强烈推荐”。

这意味着,全球160个国家的皮肤科医生,首次被指南明确要求:治疗湿疹,优先使用中国药

那个“西方主导、中国跟随”的旧时代,被这一管乳膏,彻底终结。

站在这一历史性突破背后的,是陈庚辉——一位从湖南益阳走出的留加博士。

没人能想到,改写世界规则的钥匙,竟来自多年前土壤线虫里,一个被所有人忽视的“傻问题”。

一、改写指南的“中国之光”

特应性皮炎(湿疹)被称为“皮肤科一号疾病”,全球患者近4亿,中国患者高达7030万,其中近半为儿童。其带来的痛苦与负担,堪称皮肤科“头号顽敌”。

俗话说,痛可忍痒不可忍。对于反复皮肤瘙痒甚至彻夜难眠的患者来说,特应性皮炎虽然不致命,却是一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

传统治疗依赖激素药膏和免疫抑制剂,面临“激素恐惧”和长期安全问题。家长常因担心副作用擅自停药,导致反复发作。

而AAD的指南修订,素以严谨保守著称。2014年版指南发布后,医学界整整苦等了9年,才在2023年迎来更新。

然而2025年6月,这份左右着全球160个国家医生处方笔的权威指南,却为中国药本维莫德乳膏(商品名:泽立美®),史无前例地踩下了油门——以史上最短周期完成更新。

30年死磕,一个湖南人,让西方巨头服服帖帖_30年死磕,一个湖南人,让西方巨头服服帖帖_

图源:上海泽德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强烈推荐(Strongly Recommended)”几个字,字字千钧。其依据是覆盖1032例患者(含2岁以上儿童)的4项关键临床试验数据:

治疗8周,54.4%患者皮损消退超75%,近半(46.2%)达到临床痊愈。

儿童组数据更优:2-17岁整体应答率69.2%,7-11岁飙至83.9%。

“本维莫德直击传统治疗三大痛点——激素依赖、夜间瘙痒难控、长期疗效不稳。”中国医科大学皮肤科教授高兴华指出,“这标志着特应性皮炎治疗正式迈进‘精准治疗时代’!数亿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迎来革命性新疗法、新选择。”

本维莫德的颠覆性,在于其有“三头六臂”,一举突破了皮肤科外用药的天花板:

速效: 用药次日,折磨人的瘙痒就能停止。

长效: 停药一年后,70%患者未复发。

安全: 全身暴露风险极低,主要不良反应仅为轻度毛囊炎。

一种非激素药,同时做到快、狠、稳,为长期受激素困扰的孩子们,劈开了一条安全新路。

更让全球侧目的是“中国速度”:2024年11月,中国药监局(NMPA)批准上市。仅仅20天后,美国FDA批文也到了(美国常规审批平均需313天)。

中美同步首发!这在皮肤科新药史上,可谓史无前例。

高兴华解读到:“更安全、更持久的‘中国创新药物’正式写入国际指南,也使中国皮肤科创新药从‘跟随者’跃升为‘首创者’,用令人信服的临床数据,令全球医学界瞩目。”

二、“傻问题”起家:线虫细菌里的惊天发现

时间拨回1988年。

供职于西安生漆研究所的陈庚辉,本可一直捧着铁饭碗,但他不安于此,不愿放过任何一个学习先进科学、造福国人的机会。

于是选择远渡重洋,来到了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

这种“不安分”,也贯穿于陈庚辉在外求学的每一个课堂、每一次实验。

在加拿大Simon Fraser University实验室里,陈庚辉正盯着显微镜下的土壤线虫和它们的共生菌。他的课题本是植物线虫防治,却对一个“傻问题”好奇:

这些不起眼细菌的代谢物里,会不会藏着能治病的活性物质?

当时国际生物学界正兴起“向大自然找药”热潮。陈庚辉和导师John M. Webster、博士后李健雄一起,把鼻子“埋”进了泥土里。

无数次分离、提纯、失败……终于,他们钓到了一条全新的“小鱼”——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后来,它被命名为本维莫德。

都说他运气好,可运气只敲有准备的门,那门还得一锤子一锤子凿开。

兴奋也没持续多久,冷水就泼来了:这种新化合物在生物体内活不过十几分钟,做口服药的前景渺茫。

换别人,可能就放弃了。但陈庚辉盯着分子式:分子量仅254Da(一般超500Da难透皮肤),皮肤渗透性出奇的好,安全性也稳。一个大胆念头蹦出来:能不能让它走“外敷”这条路,专攻银屑病、湿疹这些折磨人的顽疾?

这个弯转得看似轻巧,背后却是科学家的孤勇与洞察。

当时,银屑病和湿疹是皮肤科“两座大山”,患者靠激素续命,多年都无突破,副作用苦不堪言。陈庚辉敏锐意识到:如果成功,将改变数亿患者命运。

1994年,研究团队火速提交首个国际专利,公开本维莫德结构及抗真菌活性。陈庚辉知道,这颗中国科学家手里发芽的种子,必须牢牢守住。

1999年,陈庚辉与导师等三人创立Welichem Biotech公司,围绕本维莫德潜力全球“跑马圈地”——布局专利。

2000年9月,本维莫德的知识产权进行分离,分属中加两地,加拿大公司拥有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开发权益,陈庚辉则决定拿着本维莫德在中国的开发权益,启程回国,与Welichem Biotech公司同步推进开发。

三、破晓时分:一个人扛起时代的“可能”

2000年,深圳,陈庚辉带着研究成果回来了,创立深圳天济药业有限公司。

然而,兴冲冲的陈庚辉很快被浇了一盆冷水。

当时的中国医药,是仿制药天下,没人相信中国能搞出全球新药。

研发创新药?缺钱、缺人、缺政策,举步维艰。

动辄数亿美金投入,万分之0.3的成功率,让资本望而却步。临床试验,也让陈庚辉吃了不少闭门羹,连顶级医院的专家,都觉得他是骗子。

“做研究和创业很不一样。在国外,药物研发是‘马拉松’,一队人马做一小段再交给下一队,但创业团队要自己一口气跑完。”

从研究到创业,陈庚辉还得适应身份转变的阵痛,“从发明到临床,从专家到资金,都得学。好在科研团队学习能力强。”

被现实难住的他,只能一边两国奔波,一边静待机会。

转机出现在2009年。

2009年,陈庚辉与河北文丰实业联手,在北京创立文丰天济医药,继续死磕本维莫德。但“钱荒”仍如剑悬顶。

同年8月,获国家药监局临床批件后,全国首张本维莫德处方在北京开出。陈庚辉数年来的心血,终于开花。

于是他立刻决定离开加拿大,全身心回国创业。

“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从申请临床到完成注册,材料是越来越多,但有样东西越来越少——我的头发。从满头黑发的年轻人,到药物申请注册完成的时候,我的头发已经基本上掉光了。”

小年轻熬成小老头儿,头发“献祭”给了新药,但为了续命研发,为了把研发进行到底,2012年,天济做出了艰难抉择:将本维莫德海外权益,授权给巨头葛兰素史克(GSK),换回2.3亿美元“粮草”。

科学的“无人区”同样险恶。本维莫德是全新化合物,没有作业可抄,每一个环节,都是白纸上作画,需要海量的实验和数据支撑。

真正的突围,在“国字号”支持下到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作为该专项“十二五”课题扛旗人,陈庚辉拿到了关键“东风”。

“新药Ⅲ期临床是大系统工程。我们用了全国最大的23家甲等医院,如北京协和、北大人民医院。说服这些专家很难,是国家重大专项把我们聚拢起来,形成共识推进项目,大大缩短了研发时间。”

没有国家专项这面大旗,想把这么多大专家聚到一张桌上?难!

加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张建中,顶着压力牵头临床试验。全国22家顶级医院皮肤科精锐尽出,1200余例患者加入Ⅰ至Ⅲ期临床。

张建中承认,当陈庚辉最初邀请他带领临床试验时,他心存疑虑——银屑病领域,已有数十年无突破性新药出现。

好在,临床结果像强心针:2015年完成的Ⅲ期研究显示,本维莫德在治疗银屑病关键指标上,甚至压过了当时的“金标准”卡泊三醇,展现出安全、持久、起效快、复发率低、缓解期长等显著优势。

这场胜利,让本维莫德成为全球近40年首个银屑病外用新药。

2019年5月,经过近二十年跋涉,国家药监局批文落下:本维莫德乳膏(商品名:欣比克)获批上市!用于成人轻中度寻常型银屑病。

2020年12月28日,本维莫德乳膏正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以前皮肤科大夫说话不硬气,就是因为缺乏有效且安全的治疗药物”,张建中很开心。

“现在可不同了,我们皮肤科大夫也可以在学术大会上自豪的说:我是皮肤科的。”

四、“中国速度”:523天碾压西方同行

当陈庚辉转向儿童湿疹研发时,奇迹才真正开始。

在审批环节,中国药监局的优先审评像开了倍速。中国从临床启动到获批仅用523天!远快于美国的1198天。

而在2022年5月24日,FDA正式批准VTAMA(本维莫德)乳膏上市。

也就是说,中国比美国获FDA批准,足足早了3年!

速度背后是实力。

本维莫德的“杀手锏”,在于它独特的AhR(芳香烃受体)靶点调节技术。

“如果说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一座房子,芳香烃受体就是能够控制所有灯光的总感应器。一旦启动之后,会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陈庚辉解释。

AhR不像传统药物死磕单一靶点,而是多管齐下:平复炎症、修复皮肤屏障、调节菌群平衡。这一由中国科学家率先发现的机制,成为全球皮肤病治疗新方向。

_30年死磕,一个湖南人,让西方巨头服服帖帖_30年死磕,一个湖南人,让西方巨头服服帖帖

图源:上海泽德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知识产权的城墙,陈庚辉也筑得又高又厚。

从1994年首块专利砖垒起,全球专利网络覆盖制备工艺、制剂配方、晶型、适应症等。2012年首笔交易后,国内外巨头围绕它的专利角逐,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

国际认可接踵而至:

2018年7月:英国Roivant Sciences旗下Dermavant Sciences公司,豪掷3.3亿美元,从GSK买断海外权益。

2022年5月:美国FDA正式批准VTAMA(tapinarof)上市。

2024年:持有公司被全球医疗保健公司Organon,以高达12亿美元(约86亿人民币)收购,本维莫德价值再获顶级市场背书。

五、妈妈们敢给孩子涂药了

本维莫德的价值,远不止科学与商业——它正重塑全球无数患者的生命质量。

“创新不能是为了创新而硬去创新,得先搞清楚真正的需求在哪儿。”陈庚辉死磕皮肤顽疾,背后藏着一个父亲的心痛:自己的孩子曾饱受湿疹之苦。

作为科学家,他比谁都清楚激素的局限;作为父亲,他体会过孩子彻夜哭痒的无助。这双重身份的切肤之痛,成了研发路上“最硬的骨头也要啃穿”的决心。

而做临床II期时,一条新闻刺痛了他:杭州一位公交车司机,因不堪银屑病的折磨,跳入钱塘江,虽被救起,最后还是因痛苦离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还要心怀大爱。”

这也让陈庚辉更加意识到:研发新药,对拯救700多万银屑病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意义重大。

2025年AAD指南里,最温暖的数据来自儿童群体:2-17岁患儿使用后,应答率高达69.2%,7-11岁组达83.9%!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终于能安睡的夜晚和重绽的笑脸。

妈妈们也终于第一次敢放心给孩子涂药。

长久以来,面对激素药膏,家长两难——不用,孩子遭罪;用了,揪心副作用。

本维莫德作为全球首款不含激素的儿童湿疹药,以超低的全身暴露风险、温和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微毛囊炎),拔掉了这根心头刺,填补了全球儿童药安全领域的重大空白。

市场天平也在向普惠倾斜。

在美国,相关权益经多次收购后,2024年价值翻6倍,VTAMA单支售价高达1400美元(约9800元人民币),是泽立美®的近30倍,成为美国市场的“高价新星”。

而在中国,历经多年研发,泽立美®凭借本土化优势率先在中国上市,医保覆盖叠加2025年7月21日主动降价,价格从980元/支直降至360元/支,降幅63%,飞入寻常百姓家。

“便宜的不敢用,贵的用不起,家长太难了!”

陈庚辉曾透露,泽立美®累积研发成本约3.5亿元。单纯按售价算,也需卖出近百万支回本,在VTAMA创造巨大定价空间下,他依然选择低价普惠民众。

低价的背后,是积极响应国家惠民政策号召,“通过持续优化生产效率、扩大产能及实施降本增效,使儿童湿疹新药泽立美®的成本获得显著降低”, 以达到“切实让利、惠及患者”的效果。

“既要安全,又要用得起!”凭借原研优势,陈庚辉团队的成果,让广大患者能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全球领先的创新治疗手段。

更深远的影响,在医学层面。

本维莫德作用的AhR靶点,被喻为“皮肤免疫总开关”它打破传统疗法“单点抑制”局限,使中国首次在皮肤免疫领域掌握核心靶点。

这意味着,全球近80年来,皮肤科外用药第五个主要靶点,由中国人发现!

随着写入中国专家共识和AAD指南“强烈推荐”,“中国方案”点亮了全球数亿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生命之光。

“中国人完全有自主研发创新药的能力!”张建中很欣慰,“终于把‘外不治癣’这顶帽子,扔到了太平洋!”

六、 “冰山才冒了个尖儿”

用20年光阴,找到一个“金矿”,对很多新药研发人员来说足以慰籍。陈庚辉却说,这只是冰山一角。

欣比克治银屑病虽成,但这颗“金种子”还在结新果:从湿疹,到正在攻克的痤疮等新适应症。

“本维莫德治疗银屑病好比金矿中的一种贵金属,还有很多值得挖掘。”

它作用的靶点与多疾病相关,可能用于皮肤科、消化科、呼吸科等。陈庚辉相信其前景广阔,预计未来10到15年全球超6亿患者受益。

专利的护城河也在持续拓宽。

2018年天济提交晶型专利后,全球药企后续博弈愈演愈烈。这种“市场有国界,专利无疆界”的激烈竞逐,恰恰反映了本维莫德的巨大科学价值和市场潜力。

回望陈庚辉的三十年“笨功夫”,它成了中国医药创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活教材。

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加持下,中国一类新药从1985-2008年仅批5个,到专项实施11年批准超40个,数量增长8倍——陈庚辉正是标志性人物。

新药研发,没有捷径可抄,得耐住冷板凳的寂寞,也需十年磨一剑的死磕劲儿。

“创新,是在和上帝打交道,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失败是正常,做成了是意外和运气。”陈庚辉坦言,创新药研发是庞大系统工程,对技术资金要求极高。

“全世界新药研发每年投入约700亿美元,仅收获约30种新药。没有持之以恒的创新精神,根本没法坚持。”他强调,一定要有原始创新基础,并持之以恒,常规思路只能得常规结果。

“从法规到新药上市,中国制药已赶上并接轨国际。这证明,我们有智慧、有能力,只要坚定信心,发挥优势,就能做成、做好。”

他总说,自己是幸运的人,“我这个人胆子大,而且比较猛,才敢冒这种险。20年的时间,风险非常大。”

媒体称他为“寂寞药王”。拿到上市批件时,数年来陪伴他的人换了N茬。

唯他一人,独守那份湖南汉子的“霸得蛮、吃得苦、耐得烦”。

实验、创业以外,健走是他多年雷打不动的习惯,最狠的一次,他走了相当于全程马拉松的距离。跑起来,身体好了,心里也透亮了。

他说“从药物的‘零点’开始到进入医保,相当于跑完了一个全程马拉松,甚至还多跑了一段。”

本维莫德的马拉松,已经到达辉煌的终点,而陈庚辉的科学马拉松,目光依然锁定脚下沉默的土壤,寻找下一个可能改变人类健康的“意外”。

三十年前,正是从这样看似平凡的土壤里,一个中国科学家,挖出了撼动世界的答案。

为什么是他?因为他的心里,就装着两样东西:脚下的土,和药里的光。

当全球医生开始遵照中国方案治病,陈庚辉仍在实验室,俯身摆弄那些不起眼的菌株。

“所谓创新,不过是看清需求后的死磕到底”,而那曾被轻视的“笨功夫”,终成托举中国创新登顶的基石。

相关文章

疯狂补短板,一个“超级枢纽”城市来了

疯狂补短板,一个“超级枢纽”城市来了

最近一段时间,深圳多个大项目密集传出推进的消息。 6月5日,深圳宝安国际机场T2航站区进行报批前公示。就在几天前,深圳机场第三跑道正式亮灯,标志着项目工程建设全面进入收尾阶段。 6月3日,作为昔日深圳...

鲁伟鼎接班“7年之痒”:万向系“中美大并购”15个月无下文

鲁伟鼎接班“7年之痒”:万向系“中美大并购”15个月无下文

万向钱潮(000559.SZ)的资本重组已经持续了长达15个月,投资者正在慢慢失去耐心。 作为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之子,这是鲁伟鼎在2017年接掌“万向系”后整合全球资产的关键落子。然而,就在重组推进...

战争全面开打,巴基斯坦这个全球第三大光伏市场会牺牲掉吗?

战争全面开打,巴基斯坦这个全球第三大光伏市场会牺牲掉吗?

前言 领空全部关闭,战争全面开打。 一场突出其来的战争,对于一个新兴的光伏大市场来说,究竟是利好还是利空呢? 在印巴战争发生之前,赶碳号就这个问题与沈文忠教授简单交流过。光伏产品的极致降本,已经让光伏...

油价突然大跌!

油价突然大跌!

5月5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突然大跌,WTI原油、布伦特原油、美原油跌幅一度扩大至5%。 截至发稿,布伦特原油、美原油主力合约跌幅分别为3.31%、3.59%。 消息面上,主要产油国将连续两个月超预...

新方法美图月付怎么提现出来?技巧跟安全

新方法美图月付怎么提现出来?技巧跟安全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金融平台和应用程序开始为用户提供灵活的支付与提现服务。其中,美图月付凭借其便捷的操作方式和灵活的支付选项,逐渐成为许多人日常消费的一部分。如何通过美图月付提现并确保资金安...

道指暴跌近770点,美股三大指数齐挫,能源与军工股逆势上涨

道指暴跌近770点,美股三大指数齐挫,能源与军工股逆势上涨

*能源与军工股逆势上涨 *甲骨文连续大涨,续创历史新高 *美国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回升 美国股市周五大幅收低,中东局势急剧升温打击市场风险偏好。当天,伊朗向以色列发射导弹,以回应以色...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