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亿就能帮大厂改命了?

客服微996438435个月前财经知识94

5月27日港股盘后,快手市场递上2025Q1 财报,可灵再次被拎出来充当这轮传播的“牌面”——除此之外,大家似乎对这家公司的业务发展乃至近况兴致寥寥。

明面上,可灵 AI 2.0 上线后,2025Q1 拉动收入超 1.5 亿元,无论模型优势还是盈利能力都跑在这波 Al 浪潮的前列——可灵的逆袭,似乎正为快手创造出“二次发育”的契机。

_1.5亿就能帮大厂改命了?_1.5亿就能帮大厂改命了?

实际上,快手 2025Q1 营收仅同比增长 10.9% 达 326 亿元,连续四个季度在 10% 关口上下徘徊,环比减少了 28 亿;净利润同比降低 3.4% 至 39.8 亿元,调整后净利润仅同比增长 4.5% 为 46 亿元,环比减少了 1 亿元,较前两年利润增速明显放缓。

须知,营收、净利润作为一切财报数据的根基,足以窥一斑而知全豹——况且,快手巅峰期市值一度飙涨至 1.738 万亿港元,市值仅次于腾讯、阿里、美团、拼多多;如今,快手股价“脚踝斩”,市值蒸发 87% 不足 2300亿(截至发稿,快手港股市值 2287.36 亿港元),单靠可灵拉动的 1.5 亿真能重塑一家大厂的生长路径吗?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老铁不行?

观察互联网平台用户生态,有三个重要的“枝干”数据:

1.5亿就能帮大厂改命了?_1.5亿就能帮大厂改命了?_

从上述三个维度数据表现来看,DAU 与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增加,说明存量用户的粘性是在增加的;但 MAU 减少,说明市场增量抢夺比较吃力、拉新乏力。

值得玩味的是,近日社交媒体上有快手员工爆料称,快手要求其商业化、产品、运营等多个部门员工每日使用快手 APP 刷满 1 小时短视频,并需将使用记录抄送主管;技术岗员工可自愿完成任务兑换积分,非技术岗则需确保每日 1 小时,若连续多日未达标,可能影响绩效评级。

对此,快手内部人士回应,快手一直倡导员工多使用和体验产品,但并未强制要求商业化等部门刷视频,更没有强制刷一小时的时长要求,未与绩效挂钩。

按说快手用户生态的活力与粘性仍在正向增长,用户日均停留超两小时,如此高粘性的流量生态包含丰富的人、内容与场景,再加上私域流量是快手的立身之本,独特的“老铁文化”在粉丝高粘性、强互动下进一步加深信任连接,这不仅能通过短视频、直播对消费形成“俯冲”,还能迅速向本地生活渗透,与其他平台展开一场“全面战争”。

然而,市场却给快手“泼了一盆冷水”,老铁的“含金量”似乎又开始出现分歧:

向阳面,快手直播业务同比增长 14.4% 打断了连续四个季度的同比下滑(降幅分别为8%、6.7%、3.9%、2%)态势,但这早已不再是快手战略发力的方向,且高度受政策变化、监管意志影响,此处不便再赘述。

背阴面,快手电商仍在向上触探“天花板”,但 2025Q1 电商 GMV 增速降至 15.4%,低于此前两年的平均增速;与此同时,2025Q1 广告收入也降至同比 8% 的增速,而去年广告收入仍保持在同比 20.1% 的增速。

1.5亿就能帮大厂改命了?_1.5亿就能帮大厂改命了?_

要知道,广告营收堪称各家业务的“晴雨表”,整个中国广告市场总体规模在持续增长的状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4 月公布数据,2024 年全国事业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广告业务收入首次突破 1.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7.9%,那大家都在一个盘子里分蛋糕,腾讯、B 站一季度均保持同比 20% 的增速跑赢大盘,快手只抢到 8% 增速,远低于大盘平均增速,自然会拖累营收增速疲软。

而且,在中短视频赛道,抖音仍未上市,只能拿视频号、B站表现与快手进行对照,一季度腾讯多亏视频号拉动部分广告增量,B 站广告也在内容基本盘跑出不俗增速,怎么快手上的视频就拉不动广告了?

况且,一季度三家财报拆解业务都摆出一副“拿到 AI 入场券”的姿态,AI 目前对广告的提效最为明显:腾讯过去四个季度广告收入同比增长依次是 19%、17%、17%、20%;B站过去四个季度广告收入同比增长依次是 30%、28%、24%、20%;快手过去四个季度广告收入同比增长依次是 22%、20%、13%、8%——怎么前两者保持在 20% 以上同比增速,到快手这里就一路向下了呢?

1.5亿就能帮大厂改命了?_1.5亿就能帮大厂改命了?_

要知道,仅仅一年前,完全是另外一番光景——快手 2023Q4 电商 GMV(总销售额)同比增长 29.3% 达 4039 亿元,全年累计 GMV 达 1.18 万亿,一跃成为第五个GMV破万亿的电商平台(前面分别是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确实给了市场一点小小的震撼,并直接带动2023Q4广告收入逆势同比增长23%。

当然,财报表现映射的是企业的经营近况,也从侧面印证了国内电商竞争越发激烈——尤其,近两年“电商存量论”甚嚣尘上,即所谓新旧电商平台已然进入零和博弈的“贴身肉搏”、任何增量都要从别人口中“抢食”。

_1.5亿就能帮大厂改命了?_1.5亿就能帮大厂改命了?

虎嗅原本认为,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直播电商平台短短几年撕开一个近五万亿的口子(2024年抖音GMV约3.43万亿,快手GMV约1.39万亿),重塑的是场景心智、消费决策;如今看,构建再多的场景心智不如一场国补来得实在,尤其在巨大优惠面前,部分存量用户真的又被淘宝、京东等平台吸引过去了。

一个形势反转的切面

过去两年,市场逻辑从消费升级骤转“全品平替”,一度形成了“拼多多吃肉,快手喝汤”的局面,也在财报季冒出来几家分析师前瞻、券商预估均摸不清“脉”的公司。

比如拼多多、瑞幸此前就属于市场看不懂的那一类公司,其他家只有营收与净利“不及预期”或“略超预期”的情况,但拼多多、瑞幸的财报数据在那几个季度一直是大幅超过市场预期,比任何券商、三方分析师调研预估的数据都要高出一大截。

虎嗅分析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变化:一是,宏观层面消费疲软,新消费浪潮构建的消费升级叙事受阻,市场注意力开始逐渐转向下沉市场。

比如,程一笑自2022年底亲手抓电商后,破局切口亦是从下沉生态探索电商的更多可能性——一个明显的特征是:面对与抖音的差异化用户画像,快手近两年从试图摘掉“下沉”标签转变成重新拥抱“市井文化”,并将产品研究对象从抖音变成了拼多多。

这背后一个重要锚点在于,一二线用户过去十余年享受着过载的互联网服务,但下沉市场细分需求并未被完全覆盖;大环境变了之后,业务稍微往下沉市场使使劲就能在数据上立竿见影;与之对应的各种国货、白牌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接连挤上抖音、快手、小红书平台的电商大促销售榜单。

不过,2025Q1 有个重要变量是国补政策,国家真金白银超大力度补贴品牌,尤其当家电、家居、3C数码悉数被纳入国家补贴目录后,传导到电商平台最直接的一个影响就是,白牌居多的拼多多受挫明显,甚至拖累百亿补贴的价格优势不再。

1.5亿就能帮大厂改命了?__1.5亿就能帮大厂改命了?

一个有趣的切面是:2024 年 5 月,拼多多凭借强劲的财报表现市值一度突破 2180亿美元一度超过阿里市值;一年后的今天,拼多多因一季度业绩下滑市值跌至 1370亿美元,又回到阿里市值(2716亿美元)的一半。

当国补势能延伸到直播带货,自然也波及了快手很多直播间。

一方面,快手低线城市用户占比较高,主播选品多是农产品、白牌货、库存尾货,原因无他,就因为这些单价百元以内的国产服装、化妆品、日常用品好卖,但这些商品在快手缺乏一套透明的价格体系,用户只能依靠对产品的判断及对主播的信任达成交易,一旦出问题极易反噬主播的信誉以及平台的口碑;且同样是自下而上,拼多多可以联合品牌以百亿补贴向上兼容,而快手电商货品却始终徘徊在“价格战”。

如今形势逆转,国补真金白银将大牌的价格打下来了,那主播凭借带货能力弹下来的所谓“内部价”,现在淘宝、京东也能拿到,消费者为什么还要捏着鼻子在直播间等半天再去掐点抢单?

另一方面,无论抖音宣扬的“全域兴趣电商”还是快手定义的“新市井电商”,和传统电商大盘相比,依旧以低频次、低价场景居多,平台用户时长很多是娱乐导向而非消费导向,需要扩充更多SKU增强复购就需要传统电商的“货架”承载。

更重要的是,淘宝、京东过去十几年建立起来的后端履约能力(包括快递时效、物流管理、客服客诉等环节)与“后起之秀”们差了不止一个身位,这种系统基建能力无法一蹴而就追上。

二是,快手管理层心态的转变。

很多媒体与分析师认为,快手一直受制于“短视频第二”的魔咒,其实自从快手一路小跑与资本会师港交所,其在生长路径上就产生了根本分野。

一方面,此前几年,快手疲于追进抖音的凶猛涨势,在业务节奏、团队打法上不同程度地效仿抖音——过去九年时间,张一鸣带领字节跳动一头撞进阿里、腾讯的狩猎禁地,在“快速拓展业务、快速投入资源试错、快速调整”的策略下攻城略地,将触手伸到医疗、教育、企业服务、社交、电商、消费、房地产等十余个领域,快手也陆续布局了短视频、电商、短剧、本地生活,甚至是游戏、房产、蓝领招聘等业务。

甚至,快手模仿抖音时曾一度过分冒进,最显性就体现在组织规模上:字节跳动短短几年从数万人迅速扩张至十余万人,架构拆分成六大 BU;而快手也开始迷信人海战术,2021年组织激进扩张,总人数一度超 2.8万人,架构亦拆分为六大事业部。

如今,快手不再盲目追赶抖音,并通过组织瘦身、战略调整、押注AI,逐渐摸准了自身的发展节奏。

另一方面,字节近两年 AI 战略是全方位布局、全面平推,覆盖芯片、算力、模型、应用的全链路 AI基础设施——5 月 28 日还因内部邮件要求分批次禁用第三方 AI 开发软件在圈内引发热议,被外界评价这种“饱和式”下注是“大力出奇迹”策略的进阶版,走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全都要路线;但快手的 AI 路线则是单点突破,以集团之力押注图生视频赛道的可灵。

不可否认,当下主流榜单和媒体叙事中豆包、元宝依然经常轮流坐 C 位,两者动辄数亿的用户确实碾压可灵 AI 全球 2200万用户;可目前只有快手跳出来把产品单季度盈利能力放进财报。

1.5亿就能帮大厂改命了?_1.5亿就能帮大厂改命了?_

与此同时,快手正在加大 AI 的资源与人力投入,Q1 研发开支同比增长 16% 达 33 亿元;其中,行政开支同比增长 79.2% 达 8.28 亿,数倍高于营收增速——说明在抢技术人才、砸研发投入上快手正在暗暗使劲。

退一步说,即便可灵单季度入账 1.5 亿元在市场缺乏盈利参照,但谁真金白银砸研发,谁雷声大雨点小总会先被市场需求检验出来,可灵总要比仍然痴迷跑分的大模型们离用户更近一些。

#虎嗅商业消费主笔黄青春、黄青春频道出品人,关注文娱社交、游戏影音等多个领域,行业人士交流加微信:724051399,新闻线索亦可邮件至huangqingchun@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405221.html?f=wyxwapp

相关文章

外卖大战后第一份答卷:美团基本盘依然稳

外卖大战后第一份答卷:美团基本盘依然稳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F-Jinjiao) 作者|海沃德 美团在过去几天里,过得并不轻松。 8月27日,美团在港股盘后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多少有些“大跌眼镜”: 营收918.4...

下周重磅日程:“美联储最爱”的通胀指标,“金融三巨头”发布会,阿里云栖大会

下周重磅日程:“美联储最爱”的通胀指标,“金融三巨头”发布会,阿里云栖大会

09月22日 - 09月29日当周重磅财经事件一览,以下均为北京时间: 本周重点关注:中国9月LPR、美国8月PCE物价指数、潘功胜、吴清、李云泽出席“十四五”系列发布会、对标iPhone的小米17...

寒武纪和海光,营收利润飙升

寒武纪和海光,营收利润飙升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 源: 内容来自半导体行业观察综合 。 10月17日盘后,AI芯片公司寒武纪发布第三季度财报。该季度寒武纪营收17.27亿元,同比增长1332.52%...

毛利率跌回20%,亿咖通靠“薄利多销”能赢吗?

毛利率跌回20%,亿咖通靠“薄利多销”能赢吗?

据亿咖通科技(ECX.NASDAQ)所发布公告,其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成绩出炉,在智能汽车技术领域激起千层浪。这份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不仅勾勒出公司当下的运营轮廓,更成为外界窥探其未来发展走向的...

保险疲软与汇率损失拖累 伯克希尔Q2营业利润下滑 并警告关税风险

保险疲软与汇率损失拖累 伯克希尔Q2营业利润下滑 并警告关税风险

财联社8月3日讯(编辑 夏军雄)当地时间周六(8月2日),“股神” 沃伦·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该公司Q2营业利润小幅下滑,并警告称,美国政府加征的高额关税可能...

美团再赚百亿,王兴叫板京东:不惜代价赢

美团再赚百亿,王兴叫板京东:不惜代价赢

【财报】收入增长18%,盈利增长83%,外卖龙头企业美团一季度的业绩表现相当惊艳,但其股价在白天交易中大跌5.5%。这是为何? 5月26日港股盘后不久,美团(3690.HK)在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