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亿深圳智驾龙头,攻入无人物流车

客服微9964384310小时前财经知识2

图源:视觉中国

无人物流车领域,又进来一个新玩家。

9月15日,佑驾创新推出“小竹无人车”,并同步上线两款产品T5、T8,宣告进军这一新赛道。

总部在深圳的佑驾,成立于2014年,主要提供从L0至L4级的智能驾驶、舱内解决方案以及车路协同,覆盖领航、泊车以及舱内功能。

_100亿深圳智驾龙头,攻入无人物流车_100亿深圳智驾龙头,攻入无人物流车

2024年底,其在港交所上市,年营收约6.54亿元,截至17日收盘,市值为106亿港元,尚在争取盈利。

“希望在无人物流市场爆发之前,做好准备。” 佑驾创新创始人兼董事长刘国清表示。

闯入新赛道,刘有望开辟出一条新增长曲线。

切入城配

在刘国清看来,此刻进入无人物流赛道,正当其时。

“未来的物流需要更聪明的车。”

他表示,传统物流模式已很难降低人力成本、提升组织效率;而自驾技术持续突破,开放路权等政策支持,为无人物流车的落地,提供了先决条件。

100亿深圳智驾龙头,攻入无人物流车__100亿深圳智驾龙头,攻入无人物流车

刘国清

“两三年前,很多地方在考虑是否开放路权,今年大家更多讨论的是如何开放。”刘国清说。

切入新赛道,佑驾聚焦在城区配送领域,首发两款车型,分别对应两类场景:

T5,拥有5.5m³容积、最大载重1000kg,最高续航180km,主要服务于快递城配、商超零售、生鲜配送等生活场景。

_100亿深圳智驾龙头,攻入无人物流车_100亿深圳智驾龙头,攻入无人物流车

T8则拥有8.5m³容积,最大载重1700kg,最高续航240km,可满足大运量运输需求,应用于工业物流、耐用仓配等专业场景。

刘国清团队,在软硬件上花了许多心思。

两款车的智驾系统,均为100%全车规级,其具备更长使用寿命;硬件采用多传感融合方案,配置3颗激光雷达及11颗摄像头,拥有360°无盲区视角,精准识别路况。

在发布会现场,刘国清等向合作伙伴交付了首批无人车。官方称,在手订单已有数百台。

集中打透

刘国清将无人物流车的落地路径,概括为“根据地打法”。

“我们将会在国内筛选一批重点城市,作为无人物流业务的根据地,用最短时间实现300~500台的部署。”

100亿深圳智驾龙头,攻入无人物流车__100亿深圳智驾龙头,攻入无人物流车

他表示,这一打法能集中资源,降低运营成本,也可更好地做品牌,获取路权和核心客户。

据悉,佑驾的首批物流车,进入了深圳、成都、西安、江阴等城市。

“未来路权可能会具有稀缺性,在每个城市有限的路权下,希望争取更多牌照,以支撑我们更多的份额。”

100亿深圳智驾龙头,攻入无人物流车_100亿深圳智驾龙头,攻入无人物流车_

刘国清正在探索,在其定义的根据地中,与本地龙头进行运营合作。如在深圳,佑驾与深圳邮政、东部公交巴士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这些伙伴往往也拥有路权等本地资源。

“公交体系里有很多基础设施和资源,场站、司机,以及各种充电设施。”

刘国清认为,如果能让各地公交体系参与进来,用好彼此资源,降低综合运营成本,也能更快在区域形成规模。

按规划,今年底,佑驾将会交付400~500台无人车,预计明年有机会达到万台交付目标。

_100亿深圳智驾龙头,攻入无人物流车_100亿深圳智驾龙头,攻入无人物流车

刘国清也进行资金准备。今年7月,佑驾刚完成1.55亿港元配售,部分将用在无人物流方向。

佑驾正计划联合供应商伙伴,升级下一代产品,预计其将集成地平线双征程6M芯片、四维图新P-Box定位系统等。

复用能力

无人物流车,在2025年迎来爆发。

头部玩家已实现万台交付目标,佑驾作为后来者,入局比同行晚了两到三年。

“我们凭什么和他们一较高下,甚至后发先至?”刘国清认为,佑驾优势在于,深耕智驾12年,积累的大量技术和数据、供应链,可以复用。

_100亿深圳智驾龙头,攻入无人物流车_100亿深圳智驾龙头,攻入无人物流车

这家智驾头部,已为42家整车厂提供量产的产品服务,其L4自动驾驶方案在园区、通勤、机场等场景,均已商业化落地。

今年2月,其还切入无人小巴赛道,在上海、杭州等地交付。

“针对乘用车开发的智驾功能,很多与无人物流车所需的能力高度重叠。”

刘国清举例称,记忆洗车是点到点的固定路线行车,其与物流场景中货站到货站的固定路线,逻辑大体一致;乘用车泊车场景中的高精度控制能力,物流场景也能发挥大作用。

佑驾前装的车辆交付使用后,也会持续产生长尾场景,帮助其迭代技术,积累数据。

100亿深圳智驾龙头,攻入无人物流车__100亿深圳智驾龙头,攻入无人物流车

“多年积累的数据中,41%是关于城市道路,这与物流车城配场景的数据完全一样。”

刘国清称,基于前装量产业务的沉淀,佑驾无人车能站在一个更高起点,其也可借助前装业务的稳定供应链及采购需求,摊薄无人车的BOM成本。

“按照第一代产品的反馈,同样的器件由我们采购,成本能低40%。”刘说。

相关文章

合资车企们,悄然发动“华务运动”

合资车企们,悄然发动“华务运动”

出品丨虎嗅汽车组 作者丨李赓 头图丨视觉中国 (注:头图为奥迪本次上海车展展出的经典老车,1983奥迪Sport Quattro) 在自主这几年不间断的市场攻势下,合资车企早已告别了“未来”。 早在...

国产智驾Momenta冒头,会是下一个华为吗?

国产智驾Momenta冒头,会是下一个华为吗?

原创:深眸财经(chutou0325) 说到智驾,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算法领先的特斯拉FSD,又或是在高端市场高歌猛进的华为智驾。 但鲜为人知的是,一家名为Momenta的中国公司已悄然占据城市NOA(自...

华为,最新签署!

华为,最新签署!

近日,还有一则消息引发行业震动——一汽红旗与华为正式牵手。 据多家媒体报道,一汽红旗将于2026年推出运用华为全栈解决方案的车型,其功能涵盖乾崑智驾、鸿蒙座舱、乾崑车控和乾崑车云服务等。2026年,红...

智驾终局:VLA与WA的“强脑”之争

智驾终局:VLA与WA的“强脑”之争

然而在之前的硬件竞赛逻辑里,车企们普遍认为“传感器数量决定感知能力”,但这种思路很快陷入了高成本与低效率的双重困境。以激光雷达为例,2020年一颗高性能激光雷达的成本超过1万美元,搭载3颗激光雷达的车...

高通,被中国车圈“卷”飞

高通,被中国车圈“卷”飞

小米在其 “四合一域控制器” 技术专利中解释了此举的原因:现有架构集成度低、协同少、硬件资源重复配置,且芯片选型受限。这一评价不仅仅指向了高通,也指向了英伟达在内的其他智驾芯片厂商。 除了对芯片能力的...

雷军新动作!职务有变动,小米“智驾”也改名

雷军新动作!职务有变动,小米“智驾”也改名

据天眼查显示,近日,小米之家商业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雷军由执行董事变更为董事,同时经营范围新增智能家庭消费设备销售,互联网销售等。 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法定代表人为孙波,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由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